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多位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代表及服務使用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交流過程很開心,覺得他很親民,並希望特區政府盡快在全港18區均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更好服務市民。有社區藥房受惠者表示,希望特區政府未來擴展計劃,將取藥點延伸涵蓋至其他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社區藥房。
社區藥房義工周女士是區內的街坊,平日她和街坊若有鼻敏感和傷風等小病痛都會到來,不但可以免費諮詢藥劑師的專業意見和藥物建議,更可直接在藥房購買合適和價錢相宜的非處方藥物,十分方便。
周女士本身患有長期病,需要定期到醫院覆診取藥。醫管局剛於上星期二(9月10日)推出社區藥房取藥服務,未有涵蓋這間社區藥房。周女士希望政府未來可擴展計劃,由目前的114個取藥點延伸涵蓋至其他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社區藥房。
負責主理這間社區藥房的藥劑師思賢表示,他們與地區康健中心有緊密的聯繫,有需要時會轉介病人到地區康健中心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健康講座和活動等,地區康健中心則會轉介小病小痛的病人到社區藥房諮詢用藥和配藥。他認為本港藥劑師可在基層醫療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為醫生分擔向病人提供用藥諮詢的工作等。
使用者期待區區都有康健中心
康健中心服務使用者小雲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向特首分享了參加中心的器械健體班、營養班等體會,覺得有助自己多做運動、控制飲食,讓自己變得更健康。今次與特首交流的過程很開心,自己覺得他很親民,希望特區政府在全香港每一區都設立康健中心,幫到市民大眾。
另一使用者Shirley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向特首分享了自己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經驗,認識了自己有糖尿病前期,雖然現時不用吃藥,也要注意飲食,以前自己很喜歡吃甜食,現在會盡量吃少一點。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劉冼靜儀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很開心有機會與特首交流,向他介紹了有關社區藥房和地區康健中心的運作情況,感到特首很親民,對有關基層醫療服務有非常正面評價,對相關人員起到很大鼓舞作用。
她表示,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會全力配合政府施政,加強市民的參與同認知,一齊進一步做好基層醫療,令大眾具備小病小痛自我管理的思維,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