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業前仍推十年會籍半價吸客 疑違商品例海關設專隊跟進
在香港開業38年、全港有21間分店的連鎖健身集團舒適堡昨日宣布「暫時全面結業」,聲稱待新投資者接手後會重整業務,又稱對方承諾免費為客戶提供餘下的服務和療程。有業內人士推算,逾萬名會員受影響。舒適堡上月將原價約兩萬元的十年會籍減價一半吸客,有會員質疑公司是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有會員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年初花費兩萬多元購買的會籍,只享用數月服務,損失慘重。消委會昨日收到34宗相關投訴,涉款190萬元。海關已接獲4宗投訴,並成立專責隊伍跟進,如發現有商戶違反《條例》,會果斷採取執法行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有38年歷史的連鎖健身集團舒適堡(PHYSICAL),根據其官網介紹目前在香港有21間分店。集團昨日發布通告表示,將暫時全面結業,已有新投資者正在洽談中,對方承諾繼續為舒適堡客戶免費提供餘下所有健身卡、私人教練課堂及美容療程服務。新公司正與原舒適堡各分店業主商討租用原址安排,達成共識後,有關分店將即時重開,繼續提供服務。
集團聲稱結業與租金高企有關
集團解釋結業原因與租金高企有關。通告稱疫情過後,雖然香港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若干分店業主仍維持高企租金,故結業是萬分無奈的痛苦抉擇。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巡察多間舒適堡分店沒有開門,門外張貼告示指因為八號風球而暫停服務。多名會員冒雨前來了解,均食閉門羮。
41歲的葉先生酷愛健身數年,過去曾參加舒適堡兩年會籍,對其整體印象較佳,之後轉用其他品牌的健身服務,今年初因低價銷售購買舒適堡十年會籍。「不算是衝動消費,因為計過,兩萬多元十年,每月約200元,很划算,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執笠。還有十多堂私人教練課沒用,好彩這個項目是每次10堂的買,沒蝕太多。」葉先生希望舒適堡可按比例退還會費,「當然想退錢,不過我也知道希望不大,在香港做消費者真的好被動。」
30年會籍會員感無奈
有會員的會籍更長達30年,李先生表示,突然得知無法使用服務感覺意外,「分店平時好多客人,覺得應該穩健,但現在有些無奈,因為簽30年合約,突然沒法用就可惜。如果花錢去幫襯其他健身室,擔心又做苦主。」
根據舒適堡社交網站,上月初將十年會籍劈價逾一半,索價9,800元,劉小姐被這震撼價吸引而入會,享用服務不足一個月,她批評事件不能接受,「畢竟它(舒適堡)這一年透過很多不同方法招很多會員入會,通常都是幾年會籍,感覺很像不知是否公司資金不順暢,減價說服人入會。」
消委會籲找回紀錄單據助追討
香港消委會截至昨日下午4時收到34宗有關舒適堡的投訴,涉約190萬元。該會建議消費者找回交易紀錄、單據以便追討,又呼籲商戶盡快聯絡客戶進行交代。
被問及會員是否必須接受新投資者的條款,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視乎會員自身意願,「要看看新投資者是誰,以及他們的安排、條款、新優惠等才作決定的話,消費者有權選擇。若更改了條款,舊商戶和新公司在新法例下,有責任向消費者退款。」
她建議特區政府為美容、健身服務合約引入簽約冷靜期,以更好保障消費者。
海關截至昨日下午4時半共接獲4宗相關投訴,並會聯絡投訴人,了解詳情和展開調查。發言人強調,任何商戶在接受付款時,意圖不供應有關產品或意圖供應與有關產品有重大分別的產品;或沒有合理理由相信能在指定或合理的時間內供應有關產品,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