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計劃通過向海通證券發行A+H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 彭博

新「國九條」後重組頭炮 助力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新「國九條」實施後,頭部券商行業迎來首單重組,內地大型「券商航母」呼之欲出。國泰君安計劃通過向海通證券發行A+H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並將發行A股以募集配套資金。由於兩家公司均為內地頭部券商,總資產合共超過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合併後總資產規模將超越目前的龍頭中信証券。分析指出,此次重組響應了「推動頭部證券公司做優做強」的政策導向,有利於推進國有大型金融機構更好對標世界一流金融企業;而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A+H股雙邊市場吸收合併案,是次重組有望為後續其他上市券商併購重組積累經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

同具上海國資背景的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周四晚同時發布停牌公告,稱雙方正籌劃由國泰君安通過向海通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向海通證券全體H股換股股東發行H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並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兩公司於昨日開市時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5個交易日。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收170.7億元,券商行業排第四位;海通證券營收88.65億元,排第十位。若兩家券商合併,其營收規模將直追排名第一的中信証券。此外,截至6月30日,國泰君安總資產8,980.6億元,海通證券總資產7,214.15億元,兩者合併後的資產總額將達16,194.75億元,超過目前「行業龍頭」中信証券的1.495萬億元。

內地證券業「超級航母」呼之欲出,A股證券板塊昨日逆市上升1%,天風證券、國海證券漲停,中國銀河漲5%,申萬宏源、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漲2%。

合併優化滬金融國資布局

申萬宏源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羅鑽輝認為,兩大券商此次重組符合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的「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政策基調,響應了新「國九條」有關「推動頭部證券公司做優做強」的導向。而且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均為上海國資委旗下券商,兩者重組有助於優化上海金融國資布局,推進國有大型金融企業對標世界一流金融企業。他依據2023年數據測算後發現,兩家券商合併後,新機構的總資產、歸母淨資產將分別達1.68萬億元和3,300億元,均躍居中資券商行業第一。

做優做強 更利吸引外資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上海正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合併,旨在進一步增強上海金融國資實力,助力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藉此吸引更多外部國際資本和業務。在宋清輝看來,兩家券商的合併將對中資券商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和積極變化。一方面,券商行業競爭格局將被重新定義;另一方面,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亦將進一步提速,「未來將有其他頭部券商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

「兩家券商的合併,有助於實現雙方業務的優勢互補,實現『1+1>2』的整合效果。」羅鑽輝解釋,對國泰君安而言,整合後可提升整體業績和資產水平、提高業務排名,其投行、客戶資源等方面將有明顯補充。對海通證券而言,當前其國際和投行業務資產質量面臨較大風險,整合有助於化解存量資產風險,盤活資產回報;考慮到海通證券當前尚未獲得「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牌照,整合後或在未來重資產業務非方向性轉型領域得到業務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