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
◆焦桐在香港書展作分享。

台灣飲食文學書寫蓬勃,張曉風曾在她主編的《年度散文選》中說到:「早期美食寫作重點是懷鄉,美食文學到逯耀東一變,至焦桐而二變。逯耀東把地區懷念擴充為歷史懷念,美食終於走進歷史的大殿堂,而焦桐卻把食物加以詩的桂冠,讓它接近宗教的高度。」早前書展,焦桐帶他最新飲食散文作品《慢食天下》來港,他說,這本書中32篇散文,是他寫給食物的32封情書。 ◆文、攝: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依江

飲食文學作家的講座,是活色生香的。在開講文學前,焦桐先講了香港的乳鴿,從太平館、大班樓,再到龍華酒店,每間餐廳的乳鴿是何滋味,他都有細細品鑒,心得了然。「現在你們大家都知道了,我是個『貪吃鬼』。」焦桐的自我調侃,讓觀眾哄笑起來。他筆下的飲食文學,是因「貪吃」的誤會而起,但在對食的深情求索中,逐漸走向詩性。

「搜尋午餐的半徑是75公里」

1999年,焦桐推出作品《完全壯陽食譜》,這是一本詩集,但因為名字和其形式,作品推出後忽然多了許多餐廳邀請他去試菜。「雖然這完全是個誤會,但我很貪吃,也從不反對被人請客,於是他們叫我試我就去。但是他們也希望我給一些意見,我怎會有意見呢?我只是一個『貪吃鬼』。為了變成美食家,我每天回家閱讀飲食文化的典籍,讀着讀着,就讀出了不可救藥的興趣。」焦桐說。在閱讀裏,他發現中國文學史中食物佔據了很大的部分,即使是去掉酒相關的部分,文學史都要少掉一半。於是他一邊研究「食的文學史」,一邊開始全台灣尋找美食,他把這叫做「田野調查」。

早餐和午餐是焦桐的正餐。他說:「我住在台北,搜尋早餐的半徑是15公里,搜尋午餐的半徑是75公里,但不包括特殊情況,有次大清早我出門去尋找午餐,一路開到屏東去,吃完再開回來,一看里程錶,那天開了1,000多公里,只為了一頓午餐。」

難忘痛失大利來記豬扒包

焦桐從不看米芝蓮指南,因他覺得「不要讓法國人的舌頭指揮我們的味覺」。他總是自己在每個城市尋找美味,對於港澳的食物,他也情有獨鍾。澳門大利來記豬扒包,是他每次到訪澳門必食之物。有次在雷雨交加中排隊,隊伍很長,店家每天限量售賣,眼見着隊尾的人群無望品嘗到美味,但他們仍堅持排着隊等待,焦桐覺得這是一種對食物的深情。「對待食物,應該有一種深情而專一的態度。」焦桐說。某年他在澳門參加活動,工作人員因為了解他對於大利來記豬扒包的「癡情」,特地預定了8個豬扒包給他帶回台灣,但他忘記去店取,直到上了飛機才想起來。「我心痛了整整半年。」焦桐說。這種心痛,大概也是一種對食物的深情。

焦桐也是一個廚藝了得的人,他曾在圓山主辦根據袁枚《隨園食單》設計的隨園晚宴,又曾根據印象派畫家莫內的食譜考驗亞都飯店的法國廳主廚,還在大學開設飲食文學課程……但他還是最愛為家人下廚。講座中,他講起2013年在妻子生前,為讓因化療失去胃口的她多進食而特製的「牛郎意大利麵」和背後笑淚交織的回憶,還有女兒童年時第一次做飯,為他做的煎蛋。如今,女兒們成年搬去外面住,焦桐也不太烹飪了。

飲食的品味需要培養

焦桐說,《慢食天下》並不是一本談慢食運動的書:「雖然我完全贊同他們的意見,慢食組織認為隨着季節流轉,食材風味也會有變化和特殊性,而工業化的食品,味道從來都不會改變。」他想強調的,是食者要細心品味好的食物,培養良好的飲食品味。飲食文學展現的,就是這個細心品味的過程。焦桐認為,飲食文學必須要有文學性。在他看來,文學裏的飲食和飲食的文學交織在一起。「《呂氏春秋·本味》就提到很多食物,一路看下來,漢、隋唐,食文化到宋代最燦爛,因為宋代文人不似唐代文人充滿責任感和家國情懷,他們更世俗化,追求閒適與品味。清代出現好幾個詩人寫的食譜,袁枚、李漁等……」

他亦提及有些美食綜藝節目,主持人、嘉賓常常吃完會講「Q彈可口,入口即化」,品味食物、認同食物的過程,就在這短短的評價中被極度簡化了。「飲食的審美是透過五感同時進行的活動,是需要訓練的。若我們不主動學習、培養,飲食的品味是會變壞的。」焦桐鼓勵年輕人不要太依賴過度調味的速食,而要去試試素食、蔬果,有季節性的食物。「好的飲食文學會令人唾液分泌,任何的文學作品都不會輕易放棄細節,文學要慢,令食可以上升到精神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