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在全球多地開設孔子學院,推廣普通話和中國文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西方國家以所謂「政治敏感宣傳」為由,阻止甚至封殺孔子學院,但在包括東南亞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孔子學院正蓬勃發展。許多東南亞國家學生積極入讀孔子學院課程,希望更好掌握中文、增進跨國貿易和文化交流。

報道統計顯示,位於東盟國家的孔子學院從2021年的33間,增至現時42間,其中泰國有16間,是東盟國家中最多。許多東盟國家還建立孔子課堂,與孔子學院和各大教育中心合作,主要教授中文。在柬埔寨馬德望國立大學內的孔子學院,院長拉尼表示,柬埔寨學生中文熟練後,可與中方商貿代表溝通,「中國是東南亞主要貿易夥伴,培養熟知中文的人才非常重要。」

拉尼表示,經濟因素是許多柬埔寨學生學習中文的主要動力,柬埔寨學生重視在中國企業的就業機會,這些進駐柬埔寨的企業為我們的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拉尼也稱,中國的傳媒、娛樂和技術影響力不斷加強,「孔子學院等機構的作用正在擴大,它們是中國在東盟發揮軟實力的綜合文化中心。」

24歲的柬埔寨大學生提亞拉稱,他身邊在孔子學院學習的同學愈來愈多,「柬埔寨有3間孔子學院,許多中國商人在柬經商,我認為學會中文的柬埔寨人有更多工作機會。」另一名柬埔寨大學生索昌利亞正在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她希望成為一名翻譯,「我知道沒有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取代中國,開拓與柬埔寨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