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看看日曆,兩天後是湘漪姐的壽辰。我一個月前與湘漪姐喝了一頓茶。之前因為疫情,數年沒有與她見面,幸好上月終於得見。

我很喜歡與湘漪姐聊天,因為她是一位很健談的前輩。不認識她的觀眾可能會被她飾演的角色誤導,以為她是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太君類」女性。那只好怪她的演技出色,屢屢在舞台和電視上變成與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

大家對湘漪姐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角色應該是她在電視劇《武則天》飾演的武則天、《強人》中的香老太太程雪怡、《楊門女將》和《楊家將》中的佘太君等吧?她們都是運籌帷幄,不怒而威的年長女性。有些演員經常飾演同類角色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性格和氣質與該類角色相近,導演們便順理成章地常選用他們重複扮演同類角色。可是,即使湘漪姐多次飾演威嚴角色,她本人卻完全不是太君般唯我獨尊,而是平易近人的前輩。與湘漪姐聊天,完全沒有壓力。

還有,湘漪姐其實是善於扮演不同類型女性的多元化演員。她在1967年經清哥(張清)引薦,加入香港業餘話劇社。她首齣參演的是即場播映的電視劇《青衣魚》,在劇中飾演楚楚可憐的窮家老婦;在第二齣劇中,她飾演一名小仙女;在《夜光杯》中她飾演美婦鄭麗麗等。至於舞台劇,她在《陋巷》中飾演貧民區妓女白萍、《清宮怨》的皇后、《佳期近》的文家廚娘等,都是不同類型的女角。我翻看湘漪姐的多張劇照,造型千變萬化,可見她是一名百變演員。只因她把她那些最著名的角色演得異常出色,令觀眾誤會了她是威風八面的女當家。

令觀眾誤會了湘漪姐的還有她的年紀。無論是在舞台上或是電視上,她飾演的角色總是比她的真實年齡年長很多。例如她演出首齣電視劇《青衣魚》時還不足30歲,卻要飾演老婦,之後她在香港業餘話劇社的很多演出中都是飾演老角。她告訴我當時導演們都說︰「只要有湘漪參加,便可以上演有老角的劇目了,因為不用擔心沒人肯演老角。」湘漪姐認為演員是應該什麼角色都飾演,所以從不挑戲。

我倒為湘漪姐叫屈。她當年拍攝《強人》時,原來只是40歲,比飾演她的長媳婦羅蘭姐還年輕3歲。3年後她參演《楊門女將》,飾演已經有曾孫的佘太君。這些角色都要她化老人妝,私底下的她其實仍是一名年輕漂亮的少婦。不過,湘漪姐從不覺得委屈。熱愛戲劇的她只要有戲可演,明明身體不適,也會因為帶病看社員排戲而不藥而癒。

可惜近年湘漪姐沒有遇上適合的劇本,我們便沒有機會再睹她的精湛演技了。我只好多些與她茶敘,近距離與她見面。

在此預祝湘漪姐生日快樂!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