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胡恬恬)香港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啟發香港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弘揚革命文化等,香港教育界應幫助香港學生認識國家發展趨勢,增強民族自信,鼓勵大家未來在不同範疇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民建聯教育事務政策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表示,《決定》提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包括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均啟發香港教育界要做好相關工作。她建議特區政府設法讓香港高等教育課程發展,更好配合未來不同行業發展的人力所需,作出超前部署規劃;加強資助本地學校與內地學校就特殊教育交流合作,締結姊妹學校。
教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對於青少年來說,要結合其特點,用貼近其生活和實際的案例,幫助年輕人理解和把握三中全會精神,例如結合宣講內地和香港的人才政策,引導年輕人學習理解三中全會《決定》中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內容。同時要加強青年導師的帶動引領作用,通過培養一批青年領袖,發揮其在青年中的影響力,通過青年領袖的帶動和輔導,幫助年輕人更好理解和掌握三中全會精神。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非官方委員顧敏康表示,三中全會精神的宣講工作可以通過創新宣講方式,用港人習慣的語言和方式進行,例如互動、提問的形式增加宣講的趣味性,同時盡可能生動、接地氣。對於青少年的宣講,要多介紹一些內容背後的故事,通過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年輕人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亦可藉助年輕人喜歡的社交媒體、網絡平台進行宣講,用年輕人喜歡的遊戲、短視頻等形式幫助年輕人更好理解和掌握三中全會精神。
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中學教師、東區區議員丁江浩表示,《決定》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包括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香港教育界應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生物科技等創新領域上發展前景遼闊,既可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和自豪感,亦可提升大家對科學的興趣,爭取未來在不同範疇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中學教師陳志興表示,《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包括弘揚革命文化;推動全社會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爭做先鋒等。身為教師,在設計學生內地交流考察活動時,除了會讓學生認識、了解國家的經濟、科技、基建等發展成果,增強民族自信外,也要讓學生了解國家先烈參與抗戰等事跡,學習無私服務精神、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決心,將愛國精神薪火相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