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與競爭事務委員會聯合行動,成功打擊一個涉及樓宇維修工程的圍標集團,拘捕多名涉案人員,涉及合約金額高達1.4億元。圍標行為對樓宇維修市場帶來惡劣影響,執法部門必須嚴厲打擊。對於社會上有聲音建議,政府應成立獨立機構監管樓宇維修事宜,政府可以積極考慮,以維護市場公平和保障業主的合法權益。
圍標行為既涉及貪腐,亦嚴重損害市場公平和業主的權益,尤其是對那些無力應對此類行為的小型屋苑和「三無大廈」的小業主來說,更是如「肉在砧板」苦不堪言。在香港,大量舊樓日久失修,而圍標行為正是打擊業主開展維修計劃意慾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賄賂、操控招標等手段,獲取樓宇維修工程合約,導致工程價格高昂,且質量參差不齊,嚴重威脅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圍標行為對樓宇維修市場的破壞力不容小覷。
打擊圍標行為,執法部門的積極行動必不可少。圍標在《競爭條例》(第619章)下屬嚴重反競爭行為,競爭事務審裁處有法定權力判處罰款、取消董事資格、判處支付損害賠償等命令。廉署和競委會此次聯合行動,正是對圍標行為的一次迎頭痛擊,未來應繼續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圍標和貪腐行為。
應該看到,執法只能打擊個別違法行為,要從根本上杜絕圍標,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管機制,規範市場秩序,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社會上有聲音建議,政府應成立獨立機構監管樓宇維修事宜,以協助業主選擇合適的樓宇維修承建商。這一建議值得政府積極考慮,並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樓宇維修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業主、管理公司、維修工程顧問等,成立獨立機構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確保監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其次,獨立機構的運作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或會增加業主負擔,因此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資金籌措方案;第三,獨立機構的監管範圍和職責需要明確界定,避免出現職能重疊或監管空白等問題。
此外,解決圍標問題還需要廣大業主的積極參與和監督。業主應增強維權意識,主動參與樓宇維修事宜的決策和管理過程,積極監督法團、管理公司和維修工程顧問等的工作。只有業主、政府、執法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圍標行為,維護樓宇維修市場的公平和秩序,為市民營造一個安全、宜居的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