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的拙作,提及「從內台商業戲院到外台廟會劇場,一直以來,台灣職業歌仔戲主要都採取幕表戲的方式運作其演出」,讀者對歌仔戲的「外台」和「內台」兩個辭彙未必太了解,其實它們代表了台灣歌仔戲的一段發展歷程。

早期,台灣歌仔戲在室外搭棚演出,藝人稱為「外台」。藝人習慣把它稱為「民戲」或「野台戲」,多在民間寺廟的酬神慶典中進行,目的在娛神娛人。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歌仔戲開始進入商業劇場從事售票演出,被稱為「內台戲」。當時,許多戲院開始延聘歌仔戲班在戲院演出。為吸引觀眾買票觀賞,戲院沿街廣播宣傳,藝人則乘車,搭配文武場踩街遊行。此一時期,歌仔戲班常在戲院連演數月,在機關布景上極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龍噴水演出。1915年左右,辜顯榮購下日本人經營的淡水戲院,改名新舞台,延聘戲班演出,膾炙一時。「皇民化運動」之後,歌仔戲被迫改穿日本和服,說日語演出,表面上雖然是「皇民化劇」,但其內容本質仍為歌仔戲,只是把朝廷改為公司,皇帝改為董事長,曲腔一如歌仔調,但武場只能放唱片代替。

戰後,內台歌仔戲又展現繁榮景象,全台有300餘歌仔戲團在內台演出,為內台興盛時期,直到電視娛樂流行之後,才漸趨於衰微,退出內台。

除內台歌仔戲外,在五十年代還出現電影歌仔戲和廣播歌仔戲,那就是把歌仔戲改編拍成電影和歌唱小說。電影歌仔戲將原有舞台劇本長篇故事濃縮、剪裁,於兩三小時內呈現;廣播歌仔戲則須把劇本改編成適合放在純聲音廣播的電台播放。

到了六十年代初,歌仔戲進入電視熒幕,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使傳統歌仔戲有了變化,例如騎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馬。

八十年代初,歌仔戲開始在劇場演出,劇團推出的新戲重視舞台設計及演員服飾、裝扮,曲調都由專人編寫。但投入現代劇場的歌劇團仍是少數,一般劇團仍以野台廟會演出為主。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