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昨日召開建設科技強國與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座談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教授作專題講座,主題為《科技強國—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6月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而上月勝利閉幕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亦進一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同時支持香港打造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為深入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及三中全會精神,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昨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建設科技強國與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座談會,探討如何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優勢,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多名香港的兩院院士、專家及科研人員分享時強調,香港創科應充分發揮在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地位,及尋求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並在面向國家科技前沿、面向經濟健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原則下,更好地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中。◆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莫楠

一直以來,習主席心繫香港創科發展,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並視香港科技界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

香港創科界積極回應習主席的關愛。昨日的座談會由灣區院士聯盟主辦,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合辦。灣區院士聯盟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院士聯盟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多名香港的兩院院士以及數十名科技界及高教界人士出席討論,並邀請到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作主題分享。

葉玉如:探討發揮優勢

葉玉如致歡迎辭時表示,習主席在「科技三會」的重要講話和三中全會就科技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性部署和要求,不僅顯示了國家對創科發展的重視,也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指明了方向,並且對香港科研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表示,希望藉着座談會與香港創科界一同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深入了解國家創科發展的最新政策,並一起探討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為國家和香港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她期待香港創科界一同努力,抓住機遇,為國家和香港的科創發展作出貢獻。

「中華民族的振興需要香港不可或缺的角色,着眼於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地位,尋求香港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亞洲電動汽車之父陳清泉認為,當前香港需要加強與內地城市合作,實現共同進步。

衞炳江:堅守四個原則

衞炳江說,當香港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經濟發展時,應堅守四個原則:面向國家科技前沿、面向經濟健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滕錦光提到,雖然國家為香港提供了多樣的機遇,惟香港可供開發的土地有限,制約了創科產業發展,以港理大為例,許多學生創立的初創甚至獨角獸公司因為在港缺乏發展空間,只好轉移到深圳發展。他認為,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將大大有助初創企業跨越內地和香港之間的物流、信息和人才限制,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發展,更好地融入國家整體發展策略。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焯芬強調,科技領先是國家發展的核心,新科技在推動物質文明不斷進步,同時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提升,擔負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就像「一帶一路」倡議一樣,引導着周邊國家共同發展。

盧煜明:期待數據流動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表示,香港人口較少,難獲得大規模科研樣本和數據,期待未來河套區能落實樣本和數據更有效流動,打破香港與內地體制不同的局面。他認為,香港市場規模有限,令本地專利的商業價值大打折扣,若能在大灣區開放香港科研項目的專利權,可大大提升科研人員的研發動力,同時促進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香港大學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任詠華表示,香港於高等教育、人才、國際化、金融和法律體系等的優勢,均有利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不過她認為,目前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仍未夠密切,未來應促進雙方在學術以外的文化交流,深入了解彼此想法,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