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
◆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介紹圖。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凝哲 攝
◆中國散裂中子源設施。 資料圖片
中國散裂中子源部分項目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獲悉,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日前在東莞召開。多物理譜儀是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理工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共同建設的國內首台中子全散射譜儀,被認為是粵港科技合作、協同創新的典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多物理譜儀的建設非常成功,在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等方面已取得多項成果,後續散裂中子源與香港仍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據介紹,多物理譜儀是港澳地區首次參與投資建設的大型科學實驗設施,支撐了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前沿研究和技術開發,具有不可替代的示範引領作用。多物理譜儀為先後成立的「中國科學院—香港地區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和「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提供了關鍵支撐。

東莞市副市長黎軍表示,多物理譜儀的建設,顯示了粵港科技合作的巨大潛力,要充分發揮大科學裝置的引領作用,深化粵港科研合作,帶動東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

三年為各產業完成逾300項實驗

談到多物理譜儀在產業應用領域的具體成果,王生介紹,某國內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希望通過中國散裂中子源平台進一步提升汽車鋰電池的性能。多物理譜儀通過中子原位觀察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首次揭示了其電池產品在充放電過程中碳鋰化合物的分布情況。該研究為提升現有鋰電池的性能與新產品研發開拓了新視野。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多物理譜儀負責人殷雯表示,多物理譜儀運行三年來,完成300多項用戶實驗,研究領域包含電池與能源、化學與環境、合金材料、稀土與磁性材料等,為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環境等領域提供了不同有序度的結構研究平台,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產業需求與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Nature》等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百餘篇。

「多物理譜儀在建成開放的第一年,其研究論文就發表在兩大頂刊上。」王生說,這台譜儀是散裂中子源與香港科研團隊合作的典型案例,其他方面也有着深入廣泛的合作。

據介紹,截至目前,中國散裂中子源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用戶分布為廣東1,375個、香港106個、澳門11個,其中廣東已完成超過400個課題,香港完成58個課題,澳門完成10個課題。在這座超級顯微鏡的支持下,三地科研團隊產出多個受到高度關注的成果。

實現從0到1 相關技術國產化

此外,多物理譜儀關鍵技術指標,樣品處單位功率中子通量處於國際同類型譜儀的領先水平,譜儀衍射分辨率和實空間分辨率達到國際同類型譜儀的最好水平。同時,多物理譜儀研製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首次成功研製了國產位置靈敏型氦三管探測器,並實現工程應用,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從0到1」突破,為後續譜儀探測器自主化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團隊自主開發了首個用於中子衍射與對分布函數數據規約的國產軟件,構建全散射數據採集與分析技術全鏈條,實現中子全散射數據規約軟件的國產化。

中國散裂中子源部分項目

港澳團隊

香港大學黃明欣

超級鋼強度和韌性機理

香港城市大學王循理

高熵合金相變機理

香港中文大學路欣慧

有機太陽能電池界面

香港科技大學陳弦

鐵電材料相變

澳門大學李海峰

熱電材料磁結構

內地團隊

華南理工大學殷盼超

抗衝擊高分子材料

中山大學盧俠

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肖蔭果

富鋰材料在線研究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