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梁君馡

日本央行於7月底加息並宣布縮減買債規模至2026年第一季,加上其偏鷹派的言論,刺激日圓匯價連日顯著上升。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和就業情況有轉差跡象,市場對美聯儲未來或需盡快大幅度減息的預期升溫,美元跌對日圓造成進一步的升值壓力,也導致日圓套息的風險交易迅速拆倉。環球股市於8月5日全面急挫,隨後日央行官員出面澄清不打算大幅加息,股市表現才暫時有所回穩。

由上周五的收市價計算,標普500指數和納指於7月中之歷史高位分別回落6%及10%,日經225指數則由高位下滑高達17%,這些是今年環球機構投資者最青睞也最集中投資的股市。板塊方面,不難想像上半年最受關注和追捧的科技及AI相關板塊下跌幅度相當龐大。股市調整是否已經結束 ? 筆者認為,不可忽視環球經濟正在放緩,先前市場一直追捧的「美國例外」,隨着美聯儲連續維持高息較長一段時間後,其經濟仍將下行;人工智能的投資及長期發展潛力雖然高,但也難於短時間內逆轉美國經濟周期。未來經濟放慢的步伐將令投資者重新審視美國是否終於要回歸低增長甚至出現衰退,至於是輕微衰退還是一個較嚴重、較長期的衰退,將取決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環球地緣政治風險、美國大選後的關稅政策、企業稅率的改變等。筆者相信今年下半年,環球市場或難以重複上半年的牛市,反而較大機會繼續整固且表現波動。

公用事業股防守性高可增持

這輪的股市下調,提醒投資者過度集中買入的股市和板塊也最容易受負面消息刺激大幅受壓,長期投資策略分散投資地區、板塊和保持股債並重仍是應守的投資原則。短線策略來看,筆者仍維持第三季資產配置的看法,於減息周期開啟前增持債券鎖定中長期收益率,股市投資部署則是增持防守性高的高息股板塊,包括公用事業、電訊股、必需消費品和健康護理板塊。(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