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隨着中醫藥服務需求日漸殷切,有消息指香港特區政府研究將自願醫保計劃擴大至涵蓋明年年底啟用的中醫醫院服務。據悉,特區政府早前與香港保險業聯會商討相應安排。有保險業界指出,由於中醫並不涉及手術,即使將服務納入自願醫保也未必會扯高整體保費。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相關安排是好事,「公共醫療應該將西醫、中醫納入同一體系,投入的資源應該西醫、中醫睇齊。」
陳永光認為,有關安排體驗特區政府積極發展中醫藥,市民使用中醫服務亦能獲保險保障。他指出,市民對中醫的需求殷切,自願醫保是讓市民能夠享有更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讓市民無論使用中醫還是西醫,都能用保險報銷費用。「在政府支持下,香港中醫服務有突破性發展,香港十八區都有中醫診所,中西醫協作服務已擴展至全港七個醫院聯網轄下26間公立醫院,指定服務點由原來8個大幅增加至現時共53個。」
他舉例,十八區中醫診所預約較難,顯示中醫服務供應與市民需求仍有很大落差,有必要繼續提升公共醫療中的中醫服務,縮短與西醫服務的差距。
中醫治療不涉手術 保費未必飆升
本身從事保險業的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表示,中醫以基本治療及復康為主,未必涉及手術,日後即使將服務納入自願醫保計劃,保費亦未必會因此大幅飆升。「現在很多醫療保險的產品均已包括中醫,現時的團體醫療保險產品均已包括中醫。最主要是要知道未來中醫院投入服務後,服務範圍、有多少,以及收費標準,只要清晰羅列,保險業界可以很容易計算出保費。」
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昨日回覆查詢時表示,局方已主動聯絡保險業界和中醫醫院管治團體,促進雙方溝通,為日後將有關服務納入自願醫保計劃作出準備。
發言人強調,局方一直監察自願醫保的推行情況及市場反應,包括收集市場數據作分析,亦會與各持份者密切溝通,留意與醫療保險相關的產品發展,並於自願醫保市場發展成熟後檢視計劃的未來路向,發揮自願醫保的保障作用,當中須審慎考慮計劃變動對投保人保障和保費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