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臻
4年一次的奧運會每屆熱度可能都不是一樣,但畢竟都是全世界體育精英展現他們能力的平台,相比上屆疫下舉辦的東京奧運,今年的巴黎奧運當然是氣氛好很多。正如在巴黎比賽現場的運動員所講,有現場觀眾打氣才有奧運氣氛。今年巴黎奧運會香港的氣氛特別濃,當然是因為港隊運動員奪獎牌的機會高,吸引觀眾欣賞。
另方面是與媒體重視有關,因為現時香港的媒體經營實在困難,香港各電視台對大型體育運動包括奧運會轉播權不再熱衷自行購買,幸得政府買了2024巴黎奧運轉播權讓香港所有免費電視台可以轉播,事實上沒有電視台轉播,沒有商場開放給市民看直播,社會氣氛肯定差很遠。幾間電視台既然不用花錢在買版權上,自然在轉播上多做點工夫出盡法寶做到最好,作為市民是很幸福。
電視台為增加直播比賽節目的可觀性都要在製作上花心思,除香港直播電視外還要派自己的拍攝隊伍去巴黎做奧運直播工作,在歐洲什麼都貴。又因時差問題直播要兩更人輪值,人力物力開支用幾千萬的製作成本走不掉。香港許多社交媒體用的素材也來自香港電視台的直播,他們為推廣體育,增加社會的凝聚力作出了貢獻。
而今年幾間電視台都找退役職業運動員做主持人、記者或評述員是最大特色,這對運動員來講是好的轉型機會,TVB很早就開始找運動員或教練做評述員而且很成功,這傳統一直維持至今,今年他們派出的退役運動員做記者也很成功,無論是港隊或國家隊得獎,他們都搶到得獎運動員的獨家訪問,第一時間捕捉到江旻憓、張家朗奪金真情流露,黃鎮廷與杜凱琹雖然銅牌戰落敗,但沒有損害這對合作十年的拍檔的深厚友誼。重劍隊員何瑋桁在32強止步後邊擦眼淚邊說出他的渴望:「其實我是知道我唔夠對手打的,但我真係好想贏!」TVB的製作始終展現出他們是業界的一哥的實力。
講到請現役或退役運動員轉跑道做記者或評述員做法很好,起碼在追訪同是運動員的參賽者和解釋一些體育項目的專業名詞有優勢。至於有些轉任新丁評述員的運動員被網民批評不專業,這是很正常,要在鏡頭前表現得揮灑自如確實不簡單,新丁會怯場是可以包容,不過有人既知自己新丁又不多做功課,不事前做好發問準備,面對熟悉的得獎運動員都問不出兩條有內涵問題,還口輕輕亂講話,就不值得包容了,道歉不能彌補錯失,亦會讓人對你失去信心,日後你就會錯失工作機會。跳水運動員何沖及香港男子田徑運動員陳銘泰拍住記者何振然表現算不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