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參觀。 資料圖片

《決定》提出「出台反跨境腐敗法」。據悉,在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反跨境腐敗法被列入「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法律專家介紹,隨着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國內個人和企業在國外開展的業務越來越多,海外資金流動頻繁,亟需出台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規制企業和個人在境外投資或從事業務過程中的腐敗行為。

何為跨境腐敗?2023年5月,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吳建雄和博士研究生夏彩亮發表《完善反腐敗涉外法律法規體系的機遇、挑戰與對策》一文指出,就跨境腐敗的定義和範圍而言,應明確跨境腐敗是指跨境組織和人員實施的貪污賄賂、利益輸送、失職瀆職和自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明確跨境組織和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及其人員,外國在華機構及其人員,境外涉華機構及其人員。

助更好了解理解遵守法律

北京君樹律師事務所主任謝通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近年來,隨着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國內大量企業和資金「走出去」,特別是隨着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越來越多從事基礎建設的國有企業,以及從事新能源產業的民營企業走出國門。整體來說,中國企業「出海」的時間不長、經驗不夠,面臨不少跨境腐敗風險。目前,打擊跨境腐敗相關的法律規定,零散分布在不同法中,亟需出台專門的海外反腐敗法律,為國人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提出相應的法制基礎,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理解和遵守法律,降低企業及員工因法律模糊而面臨的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