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鴻(左)以「圖說九龍半島今昔——啟德、九龍寨城與彌敦道」為題在今屆書展開講。 香港貿發局供圖

「如果要將九龍這個地方的歷史、故事影視化,是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和表達的。」第34屆香港書展以「影視文學」為年度主題,而今年火爆的港產片《九龍城寨之圍城》正是改編自小說《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對九龍區的「前世今生」十分熟悉,近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揭秘眼中的九龍寨城。

鄭寶鴻日前攜新書《重建九龍—半島地標的消失與誕生》亮相書展,書本透過近300幅珍貴照片,展示香港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的城市面貌,其中就包括九龍寨城。記者翻閱書本,最「原始」的九龍寨城呈現眼前:因毗鄰啟德機場,九龍寨城時有飛機飛越半空;寨城中部的街道上,排滿密密麻麻、不合規格的樓宇,樓上樓下滿布無牌西醫和牙醫診所;一條名為龍津路的窄巷內,私自接駁、雜亂無章的電線遍布上方,險象環生,路上還有十多間上映色情電影和表演脫衣舞的「戲院」。

這些場景孕育出不少以九龍寨城為背景的經典港片,例如《功夫》《三不管》《城寨英雄》等。鄭寶鴻認為,九龍寨城之所以成為這麼多電影的背景,源於這個地方的獨特性,以及很多可戲劇化的元素。

據鄭寶鴻介紹,英國當時(1898年)租借了界限街以北連同新界,九龍寨城原則上是屬於當時清廷管轄的地方,但英國把中國人都趕走了,不讓他們執行任務,九龍寨城就變成了「三不管」地帶,各路勢力在裏面鬥爭,色情場所、賭場、毒品分銷中心等黑色產業叢生。裏面還有很多電影沒有提及的故事,比如其他區的有錢人會到九龍寨城消遣、吃狗肉,市民貪便宜會到九龍寨城看病、檢查牙齒。

鄭寶鴻說,一位退休警長告訴他,雖然九龍寨城被稱為「三不管」,但當時警察會秘密組成「龍城隊」進入該區巡邏,表面上不理會在內經營的賭檔,其實不時會去「搞破壞」,「比如在每枱麻將桌抽起幾張麻將,藏起來,他們就打不了牌了。」

1987年,英國與中國政府達成拆除寨城的協議,將原址改建成九龍寨城公園,至今仍保留一些遺蹟。

深水埗油麻地也是出片勝地

除了九龍寨城,香港還有哪些有趣的歷史片區可以打造好片?

鄭寶鴻指出,深水埗界限街就是好素材。上世紀六十年代九龍半島南部一大半割讓給英國,深水埗一分為二,邊界街道就是界限街。「當時有人在英國管轄的旺角犯罪後,就經過界限街逃到深水埗。每天晚上7時許,中國管轄區的農民會將鮮花、蔬菜放到界限街,給英國管轄區的人購買,形成今日的花墟。」鄭寶鴻說,深水埗、油麻地都是比較特殊的地方,希望更多影視、文學作品將九龍這個地方的歷史故事呈現出來,給更多人了解。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