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意香港基礎上優化升級的文創產業發展處昨天成立。香港發展文創產業,肩負起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塑造香港國際都會形象的重任。一方面,特區政府未來需要明確文創產業方向,塑造本港文創產業的獨特性,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另方面,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既要有豐富的靈感與創意,也要有充足的資源投入,特區政府要發揮「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的作用,鼓勵資本投資文創,推動構建產業鏈,使文化發展獲得不竭的動力。

正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所指,文創處有三大任務要辦。第一是設立專組,物色機會帶領業界到世界各地進行展演;第二是發掘適合且具潛力的項目,推動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內容應用;第三是推動文化知識產權交易。

「港味」是香港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獨特屬性。香港文化資源豐富,既有傳統中國戲曲,也有精彩的電視節目、電影、漫畫,還有畫廊、文學館,各高校也舉辦藝術學位課程。多元的藝術精品背後,當然離不開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面貌。我國文化工作導向,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香港的文化產物,可貴之處在於「港味」,能夠同時吸引本港和境外觀眾。隨着內地、韓國、東南亞等文化產業在近年取得長足進步,香港文化產業難如以往一枝獨秀,但「港味」獨特魅力依然散發,近期內地熱播電視劇《繁花》取用多首香港經典流行曲作配樂,引起觀眾無限回味,即為一例。特區政府應善用文創處的力量,未來要引領本港文化產業突出「港味」,彰顯國家和香港文化韻味,加強國際傳播力。

文化產業既講求社會效益,也要顧及經濟效益。創意產業相關的企業每年帶來約636億元的經濟貢獻,佔本港生產總值2.3%。在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過程中,香港文化創意產業鏈面臨提速換檔階段。坊間經常提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創新概念,有待具體演繹,引入資金構建新型文化產業鏈,讓有潛質的文化項目或機構可持續發展,才有機會孕育出更多文化瑰寶,並凝聚各地文化藝術娛樂節目在港演出。文創處的使命是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發展。期待這個新平台全面發揮「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作用,施行優惠政策,推動商界認識文創產業商機,投資文化藝術,包括電影、舞台表演製作,建設劇場、影城以及版權交易平台等。新型文創投資方興未艾,特區政府也要籌謀政策拆牆鬆綁,便利文創資金和文創人才來港發展,使香港積累更多文創資源,令文創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