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4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20宗屬建造業。圖為一建築地盤。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新修訂的《職安健條例》去年4月生效,嚴重罪行最高罰款由50萬元上調至1,000萬元,但致命職業傷亡個案數字不跌反升,勞工處副處長馮浩賢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去年全年職業傷亡個案29,456宗,平均每千名僱員的傷亡率為10.1,當中的致命工業意外佔24宗,與前年的25宗相若,逾八成致命意外涉及建造業,勞工處對此十分關注。他表示,針對工序及安全欠佳的工地,處方除了進行突擊巡查外,亦有加強執法行動,並成立特遣隊針對打擊不安全作業。

致命工業意外多屬建造業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職安健事宜,根據勞工處資料,去年24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20宗屬建造業,4宗則為製造業,同期發生8宗致命非工業意外。各行業的工業意外主要涉及「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及「提舉或搬運物件時受傷」。

建造業去年的工業意外宗數為3,097宗,每千名工人意外率為27.6%,期內20宗致命工業意外,涉及「人體從高處墮下」佔9宗、「觸電或接觸放出的電流」佔3宗、「受困於物件之內或物件之間」及「暴露於有害物質中或接觸有害物質」各佔2宗,其餘還包括「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被移動物件或與移動物件碰撞」等。

勞工處去年合共進行 71,235 次工地安全巡查,發出4,442張「暫時停工通知書」/「敦促改善通知書」,以及提出2,322項檢控。針對涉及危險工序或安全表現欠佳的工地,勞工處共進行了42次相關執法行動,發出1,448張「敦促改善通知書」,並提出 367項檢控。

「平安卡」課程添新指引科技知識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修例後致命職業傷亡個案不跌反升,由2019年的249宗,增至去年的286宗,證明職業安全不能夠單靠加大罰則,他認為不能夠只罰僱主,而是要做好宣傳教育,如果發現有僱員無遵守安全指引,同樣要執法。議員郭玲麗表示,勞工處曾表示會檢討「平安卡」課程的時數和內容,她追問相關工作的進度。

馮浩賢回應指,目前課程時數未有增加,但處方有不時更新課程內容,將一些新指引及科技知識加入課程當中。他透露,新修訂的《職安健條例》雖然最高罰款1,000萬元,但一般而言只有案情非常嚴重的個案才處以最高罰則,其他個案則要視乎案情而定,每宗案件處方會與律政司研究,若看不到足夠理據就不會提出上訴,強調若認為法庭判罰太輕,會和律政司商量上訴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