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麵包夫妻」劉天庭和黃惠君。 香港文匯報記者石華 攝
◆劉天庭和黃惠君在店裏忙碌,完成外賣訂單。 香港文匯報記者石華 攝

歷經四次失敗 顧客溫情相撐 「最難時只夠錢買回台機票」

夏初的午後,一場大雨剛過,港人葉先生和太太專門來到位於距離福田口岸不遠的福強路,購買「艾薇達歐包」的紅豆包。喜歡烘焙的葉太太選購了這款紅豆包,好客的店主劉天庭、黃惠君夫婦則沏上台灣帶來的四季烏龍,與葉先生一家分享做歐包的心得。這對台灣夫妻來到深圳八年,六年前開始嘗試經營烘焙店,最艱難的時候「交完租金,只夠買回台機票」。

苦盡甘來,從「做好麵包」到「做好麵包店」,「麵包夫妻」在深圳逐漸站穩腳跟,「『艾薇達』的法語意思是『和你在一起』,我和太太更願意理解為『愛在微小的味道裏』。每一個麵包中每一處細節都會嚴格把控,通過食物把溫暖帶給顧客。」◆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華、常麗娟 深圳報道

童年時便接觸烘焙文化,高中畢業後正式成為台灣地區糕餅製作專業名師王穎愷的弟子,算起來,今年32歲的劉天庭已和麵包打了16年交道。2015年,劉天庭偶然得到了去深圳工作的機會,在一家食品培訓機構擔任教學工作,不久,黃惠君也從台灣飛到深圳,兩人在此安家。

2018年,劉天庭就開始自己經營麵包店,剛起步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市場調研,收到不少差評。客人認為他製作的麵包沒有甜味和香味,「剛來深圳的時候,麵包店很多,但都偏油、偏甜,傳統的歐包受眾少,那時我就想做真正意義上的歐包給深圳市民嘗嘗。」起步遇挫一度讓劉天庭很失落。

在失利之後,劉天庭根據深圳市場推出了軟歐包、法式甜點等產品,通過努力也獲得了短暫的成功,最輝煌的時候在福田皇庭廣場經營着180平方米的店舖,可惜火爆之後歸於沉寂。「那時候走得太快了,沒考慮到持續發展。」劉天庭說。

老顧客眾籌力挺 讓我們「重生」

遠離家鄉又創業失敗,比想像中更打擊年輕人的意志,手裏只剩2,000塊錢的劉天庭和黃惠君,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要打道回府。黃惠君記得:「當時交完租金,存款只夠買回台灣的機票了。」

「第四次創業失敗打擊最大,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不少顧客願意眾籌給我們重新開店,那份溫情讓我們重新站起來了。」劉天庭說,當時他賣掉設備,在一間僅有十平方的工作坊內再次創業,慢慢積累才有了目前「艾薇達歐包」這家門店。

「這家麵包店是在2022年開張的,剛剛開業就一直火爆到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們是一戰成名,卻不知道這其中六年的沉澱。」黃惠君說,現在的收入達到了預期,除了成本之外,還有盈利,雖然辛苦卻很滿足。

預售避免浪費 水準值得售價

每天早上5點,劉天庭夫婦準時開工,在接下來的5個小時中,他們要完成50多款、600多個麵包的製作。早上10點,麵包店準時開門,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除了現場銷售外,外賣、全國快遞都集中在上午時段,兩夫婦的午餐時間也被拖到了下午1點半左右。吃完午飯,他們才會有歇息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店裏與顧客聊天。

「艾薇達」從不做「買二送一」優惠或者閉店前的打折售賣,這一切都來自於黃惠君的銷售理念。她說,「我們的麵包值得這個價格,如果打折是對自己食品的不自信。我們通過預售的方式,每天推出50種麵包在網上提前售賣,根據售賣的結果判斷第二天是否要多做一些,這樣避免了食材的浪費。」

「值得這個價格」的自信,來自於對每一道工序的嚴格把控。以「艾薇達」的麵粉為例,50多種麵包需要十幾款不同的麵粉,劉天庭解釋說,不同的麵粉灰粉值不同,製作麵包的工藝也不同。

客似雲來生意旺 天南海北動人心

來店裏消費的老顧客很多,慕名而來的新顧客也不少。有一名北京來的顧客在準備從機場回家時,直接來店裏裝了一個行李箱的麵包帶走;全國各地的訂單每天都有,最遠的可到黑龍江和新疆,速遞一般需要兩天半的時間。「有時覺得客人花的運費比麵包還貴,也會勸一下,更多的還是感動。」劉天庭夫婦很珍惜當下。

談到以後的發展,這對「麵包夫妻」想要留在深圳發展,希望大家吃他們的麵包都能感受到愛的味道,更希望能夠告訴更多的台灣青年深圳有很好的平台,帶動他們來深圳發展。黃惠君說,「下一步我們會開分店,但是不完全以麵包為主題,可能是蛋糕,也可能是料理,趁着年輕,生活有多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