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5月份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4月份讀數下降0.9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國家統計局指出,製造業PMI在今年3月份和4月份連續位於擴張區間後,5月份重新回到收縮區間,屬於「前期製造業增長較快形成較高基數」的正常現象。在筆者看來,在基數效應和「五一」小長假因素對環比數據的影響之外,5月份製造業PMI超預期回落背後的主要原因,仍是有效國內需求不足和外需疲弱疊加,使製造業景氣水平降至榮枯分界線下,必須高度重視需求不足有可能導致的預期減弱、生產投資活動趨降的潛在風險。
來自外貿需求擾動或仍存
特別地,在5月美國標普製造業PMI大幅上揚至50.9%、4月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指數連續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的背景下,新出口訂單指數表現乏力,表明在貿易摩擦持續和歐美經濟增長乏力、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後續來自外貿需求的擾動或仍存,但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以及房地產鏈條重啟動能等帶來的內需擴張,有望部分抵消出口訂單方面帶來的壓力。
在產出端,5月份生產指數為50.8%,仍高於50%的臨界點和繼續高於新訂單指數,但與4月份讀數相比也大幅下行2.1個百分點,說明製造業企業生產活動仍受益於消化年初以來基建和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帶來的積壓訂單,雖然在前期高速增長基礎上略有放緩,但仍保持了較快速擴張的勢頭。紡織、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製品等行業生產指數降至收縮區間,企業生產有所放緩。通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生產指數連續三個月位於擴張區間,顯示出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落地快、力度足、效果久。
高技術新動能增長勢頭未改
綜合來看,製造業需求端的復甦步伐仍滯後於生產供給端。可喜的是,新動能增長勢頭未改,5月份裝備製造業PMI為50.7%,雖較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擴張區間,且其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保持在52%的左右較高水平;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0.7%,連續7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其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也分別保持在52%以上和51%以上。
分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景氣水平分化程度有所加大,與大型企業PMI今年以來持續處於榮枯分界線以上相比,中小型企業PMI本月分別環比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至收縮區間的49.4%和46.7%,說明中小微企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前期推出的一系列針對性政策措施仍需加快落實施行。同時,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投融資機制和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問題溝通解決機制、健全有針對性的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工作,有利於穩定企業經營預期、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今年以來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54%以上的高位運行,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今年以來更是在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價格指數方面,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比4月份上升2.9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至56.9%和50.4%,顯示價格水平溫和回升勢頭未減,通脹不足風險逐步化解。其中出廠價格指數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水平、盈利和現金流狀況、提高企業投資意願和能力。但筆者發現,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之間的差值在5月份達到6.5個百分點,是自出廠價格指數在去年10月跌入收縮區間以來的最大差值,且這一差值在過去四個月持續擴大,說明購銷價格「剪刀差」壓力不容忽視,需警惕和有效化解在需求趨弱的背景下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侵蝕、價格傳導機制不暢順的實際困難。
從國家統計局同日公布的非製造業PMI數來看,目前地產政策組合拳效力暫未體現,基建資金到位後尚需時轉化為實物工作量,居民部門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仍有待進一步整固。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方面提出四點舉措,即「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
冀藉以舊換新的契機振內需
筆者認為,在內地有效需求仍在爬坡的情況下,應緊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實施的契機,通過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衞「煥新」等,來加快釋放總規模約1萬億元的內需,並努力將一季度宏觀經濟回升向好、持續向好的發展韌性延續下去,以有效穩定信心和預期。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