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全球愈來愈重視科創及環境保護發展,可持續發展及STEAM成為教育重要的一環。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一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期望學生能愛生命、愛自然。
學校推行軟硬措施推動綠色校園生活,在校內安裝太陽能隔熱膜、單車發電系統、太陽能發電板等,推動環境保護發展。
除校園設施外,學校致力於結合STEAM和綠色教育,期望學生能以科創精神創作不同作品,向大眾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生們勇於發揮創意,更於上學年設計了一部小型廢紙回收再造機,能讓用家即時了解回收過程,更教育大眾珍惜用紙。廢紙回收再造機隨後更在商場展覽,由學生向大眾分享設計理念和推廣環保意識。
科技助力可持續 綠色未來更近
除了積極宣傳環保之外,學校更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思考在日常生活實踐科技與環保的可能性。高年級學生曾體會到落後地區缺乏穩定電力之苦,便想到利用細菌發電和存電,以低成本、低技術方法彌補當地技術的不足。而對電動車有興趣的學生,則利用回收木材、五金材料和單車零件來自製可載人的太陽能電動車。學生藉着不同的機會成為出色的實驗家,致力於生活中實踐科技與環保,並在各場合與不同學校、專家及市民交流,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共同出一份力。
疫情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口罩更成為每家每戶的必需品。學生獲港燈「綠色能源夢成真」的比賽資助,針對口罩成廢物後無處可容的問題,發明了一部集消毒、分類、回收塑膠及獎勵計劃於一身的智能口罩回收機iMask。回收機讓口罩不會二次傳播細菌,更能透過網上系統和物聯網,將塑膠按地點分派給有需要的團體,真正做到回收再造,同時減少物流運輸時的碳排放。
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是全球的共識,為配合未來世界的發展及需要,學校開展「跨『難』闖世界」計劃,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中學各級的跨科研習課程,讓學生運用設計思維進行創客解難,把學習聯繫至社區、國家以至全球所面對的難題,推動地球的永續發展。我校會繼續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同學結合科創及環保,享受綠色生活,做到愛生命、愛自然。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港燈「綠得開心計劃」「綠得開心學校」之一,2022/23年獲「綠色能源夢成真」(中學)季軍)
◆ 港燈綠得開心計劃,致力透過多元化活動,協助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多認識可再生能源和實踐低碳生活,目前已超過650間全港中小學校及幼稚園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如欲加入一同學習和推動環保,歡迎致電3143 372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happygreencampaig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