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教育局推動電子教學已有10年歷程,但在全面發展電子教學的步伐中仍然較為緩慢。在疫情期間,學校為了保持教學進度,紛紛製作電子教材進行線上教學,但質量參差,突出本港電子教學落後的問題。

電子教學在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培養數字人才上發揮重要作用,普遍應用電子教學是世界發展趨勢。電子教科書是推動電子教學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2013年,特區政府曾經撥款5,000萬元推出兩期「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可惜計劃最後以失敗告終。根據審計署在2018年提出的報告,中小學真正應用電子教科書的比例少之又少,小學只有24%,中學只有8%,其中中四至中六更是一本電子教科書都沒有應用到。至於列入《適用書目表》的電子教科書科目種類,比起印刷版教科書少了五至九成,這些都與電子教科書供應量稀少存在一定關係。

事實上,本港教科書出版社正面臨成本高昂與銷售量下降雙重壓力,在扣除成本後,可獲得的利潤微薄,嚴重影響電子教科書的供應和質量。隨着香港適齡學生人數持續減少,銷售額更受到重大衝擊,進一步打擊教科書出版界的收入,威脅到整個行業生存。

當局曾經表示,停止「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是因為「電子書出版應由市場主導」,這種態度不利推動香港電子教學發展。目前,根據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學校版權特許協議》,教師使用電子教材往往受到相當限制,唯有倚重印刷版教科書。為應對電子教科書的版權成本,特區政府應積極探討向授權方以批量採購形式增加版權書目,擴闊特定版權作品的電子資源。同時,特區政府也可考慮為本地教科書出版業制定長期支援措施,提供誘因以鼓勵業界投入電子教科書的開發與編制。

開發電子教學資源,需要資訊科技人才和數字教育設施大量投入。有學校反映,教育局提供學校聘請資訊科技人員及添置相關設備的資助額相對較少,對推行電子學習幫助有限。特區政府未來應繼續做好教育資源的檢視與分配,確保在校資訊科技的人手支援能夠切實配合電子教學的推動與發展。

全球多地已成功推動電子教學並取得成果,例如愛沙尼亞的教育已全面數字化,電子書籍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學教學活動。新加坡部分小學已開始採用AI進行教學,當地教育部更計劃推出AI工具,輔助科目學習。香港要突破種種障礙,積極推動電子教學,為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出力,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