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看一台好戲,如同聽一曲心歌,帶給我的是澎湃的青春和激昂的生命力。
《三四郎》講述江戶時代的日本,身份神秘的浪人三四郎來到一個小鎮,發現兩大幫派控制着小鎮,爭奪地盤招兵買馬爭鬥不休,民不聊生。三四郎設計引誘雙方,再消滅他們。三四郎似乎破壞了小鎮的安寧,卻暗中保護村民免受欺壓,他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和高超的劍術,擊敗了敵人,但卻無法戰勝自己的心魔。
戲開場,舞台上出現3個年輕日本藝伎在演唱,歌詞是一首詩,也是全劇的中心闡述,從表演、服飾、姿態到招式,絕對日本,立刻吸引住全場。這是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學生的畢業作品《三四郎》。在搬上舞台之前,花費了幾個月時間企劃,從每一件服裝,到舞台視覺、燈光抉擇、舞台布景、道具,都要因為年代的準確性和特殊動作的實用性,細心考量,從幕後到台前,再返回幕後,都經過周詳的設計,為的是要在舞台視覺元素之間取得美學平衡,保證所有元素在舞台呈現時緊密聯合,脗合得像「一台上了油的機器」。而每一個環節,都是由學生主導創作,台前幕後是一群充滿才華和熱誠的學生團隊。
日本人的感覺和招式是很難拿捏的,比如最常見的鞠躬,日本人就是與眾不同,而日本武士和藝伎這種特殊階層就更難把握,像與不像只在分寸之間。排練,從日本式跪坐開始,整整1個小時,身體負荷達到極限,不知臀下是否還是自己的腿;專門從日本請來劍博士,每天訓練劍術,日本劍術有其獨特的拔刀、揮劍和收劍方式,劈、砍、揮、挫,一連串極度規範的基本技法,是為劍道,這些嚴格的訓練,直逼到學生躲在一角,淚水浸濕一整包紙巾。年輕,是盡情揮灑汗水和腦汁的時候,不僅適用於劍道,亦同樣適用於人生,透過創作了解文化影響個人修為,人生之路如此,演員的道路亦然。
整台演出一絲不苟,每一個人眼中都閃爍着熾熱的光,所有人連成一體,充滿溫度和感動。緊湊、流暢、激情、充滿張力,劇場被他們佔領,觀眾被他們征服。我不再說戲如何之好,諸位有機會一定會看到,只為這樣的演出深深感動。正如導演司徒慧焯所說:「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它棲息於靈魂,唱着沒有歌詞的旋律。」他和黃俊達兩位導演是靈魂,香港演藝學院的精心培育,新一代在成長、聆聽到他們從事戲劇的心歌,這份對戲劇的忠誠和勇氣,作為一個戲劇人,無限歡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