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所直資學校擬於9月新學年調整學費。圖為直資學校學生。 資料圖片

中學校長:生源減需加價維持教育質素

教育局近日公布,截至本月中,接獲54所直資學校擬於9月新學年調整學費,佔全港直資校約68%,比率屬2022年以來新高。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各直資學校網頁,顯示有中學擬於新學年加價約11%,19年來未曾加學費的拔萃女書院亦擬於新學年加價2,000元。有直資中學校長向香港文匯報解釋,調整學費的考慮包括教師薪酬加幅,維持優良師生比例,維修校舍、加強數字化教育等成本因素,加上直資學校所得資助是取決於收生人數多寡,隨着本港的學生人數持續下跌,相信不少學校都要透過加價維持營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因應直資校2024/25學年學費安排,教育局昨日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截至5月中,局方共收到54份調整學費申請和25份不調整學費通知書。局方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申請,以期在新學年開始前完成審批程序和通知學校有關結果。

女拔擬加至4萬 加幅約5.3%

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各直資校的網頁和招生章程,其中福建中學擬於新學年將中一級學費加價2,500元至24,000元,加幅約11.6%;聖保羅男女中學擬加學費至79,700元,加幅約10%;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擬加學費至77,800元,加幅同樣約10%。自2005/2006學年轉以直資營運的拔萃女書院,學費過去一直維持3.8萬元,新學年擬加價至4萬元,加幅約5.3%。

培僑中學擬於新學年加價500元至9,960元,加幅約5.3%,身為該校校長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伍煥杰解釋:「申請加價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應付營運成本,包括教師薪酬上升,而且學校要維持較低的師生比例,人手亦會增加。」近年,香港特別重視科技及數字化教育,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增加構成一定成本,加上近年裝修工人和材料成本上升,維修校舍方面亦帶來經濟壓力,「過去疫情大家可能『勒緊褲頭』唔做咁多,但三年過去都是時候做一下。」

伍煥杰坦言,直資校所得到的政府資助,取決於學生人數多寡,但香港出生率持續偏低,不少學校收生人數都受影響,需透過加學費以維持教育質素,而其學校收費於直資學校界別而言屬較低水平,「每期900多元,如果唔加的話,就比較難去維持服務。」

660幼園申加學費

教育局又公布截至5月中為止,約740所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中,約520所申請新學年調升學費,佔總數七成,另約220所表示學費維持不變。同時,約140所沒參加計劃的幼稚園申請在2024/2025學年調升學費,一所申請調減學費,其餘約90所維持學費不變。

教育局表示,現正審核有關申請,會盡早通知學校核准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