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新能源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治國教授。 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
◆基於HPBC技術打造的Hi-MO X6更美觀、更高效、更可靠,獲得很多國外客戶的青睞。 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

「光伏是清潔能源的『放大器』和『搬運工』。」西安石油大學新能源學院副院長王治國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近10年,在產業政策加持下,中國光伏市場一路高歌,行業發展迎來黃金階段,光伏產業實現了由「跟跑」「並跑」向「領跑」的巨大跨越。隨着一輪輪的創新熱潮湧現,電池轉換效率持續提升,中國製造的光伏組件為全球綠能市場提供了支持。而連續的高研發投入和不斷的技術創新,也為中國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到2050年光伏總裝機需增至2018年的24倍

王治國指出,在目前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發電需求旺盛。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曾預測,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在2050年世界能源結構中,電力將成為主要能源載體,佔比51%。其中,光伏發電將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中佔比近50%。為此,到2050年光伏總裝機需增加至2018年的24倍。「從這個數據不難看出,當前新能源產品的全球產能其實還遠遠不能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王治國認為,世界市場迫切地需要中國先進的光伏技術和光伏產品,而根據目前現狀來看,中國光伏產能一點也不「過剩」。

中國「雙碳戰略」是合理政策

此外,王治國亦認為,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在2023年12月13日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中方發布了《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報告,描繪了中國實現能源轉型的路徑。在中國這樣一個能源資源稟賦極不平衡的國家發展新能源,能夠確保國家能源供應的可持續性,提高能源供應的多樣性和穩定性,提高能源供應的彈性。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採取的「雙碳戰略」1+N政策的實施,是對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合理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