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濤展示BC薄膜的製作過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BC食用包裝膜有多類用途,既可作為食品包裝膜,亦可作飲品飲管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全新的恒溫培養箱格能夠自動調節溫度及濕度,批量化標註化生產BC薄膜。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BC薄膜製作而成的可食用包裝膜可用作如三明治等食品的包裝紙。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中大:防水防油耐熱 有望取代塑膠製優質餐具

自上月22日實施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香港社會「走塑」至今已一個月。事實上,要有效改變大眾使用塑膠產品的習慣,需要科研及業界不斷探索,做出環保高性能的替代品。為此,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化學系教授魏濤,針對新一代可降解材料取得重大突破:其團隊以廣泛飲用的康普茶為基礎,研發出由細菌纖維素(BC)製作的創新食品包裝薄膜,不僅可以降解,更完全無毒無害,甚至可以食用,且具備透明、高阻隔、高熱穩定性等特質,並只較塑膠略貴。BC纖維素結合其他複合材料,更可望製成性能優異的餐具,如能提升製作技術控制好成本,具有可取代塑膠的潛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即棄塑膠產品對環境危害甚大,堅定「走塑」、持續推動「綠色科技」與「綠色經濟」是大勢所趨,也促使科研人員不斷投入研究更環保更高效的新材料,魏濤是其中之一。

「我們研發出的新型可食用食品包裝膜,是用名為『紅茶菌』的細菌發酵產生的細菌纖維素製作而成。」魏濤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細菌纖維素的成分其實與樹木及棉花無異,但純度及硬度均較高,而其團隊將康普茶(Kombucha)與糖按照一定比例配好,並放置在培養皿發酵7天至14天,就可以得到表面一層凝膠狀的纖維素層,從而以此製作可食用食品包裝膜。相關成果早前獲選於《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期刊發表。

阻隔空氣水分更勝塑膠

魏濤介紹,這種新型BC食品包裝膜兼具防水、防油、高熱穩定性,且對空氣及水分子的阻隔作用較塑膠表現更好,「重要是僅需一兩個月便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它不含有毒溶劑和添加化合物,在乾、濕狀態下同樣穩定。」

他指出,製作包裝膜的細菌纖維素,是源自飲用茶經紅茶菌發酵而成,其物質對人體無毒無害,「雖然味道一般,但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食用。當然,要在嚴格的工業標準下製作成合適的狀態,才可以放心吃進肚。」

魏濤的團隊已經利用這種BC薄膜加以改良其物理特性,使其可以用於製作包裝油鹽等調味料的包裝袋,該材質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質,亦可被製作成壽司或三明治等食材的透明包裝紙,更可用於飲管製作。

如今香港社會齊響應「走塑」,魏濤認為研發出真正可替代塑膠的產品十分重要。當下諸多如以紙質製作的替代品,其使用的塗層(coating)亦難確保不含化學及有害物質,又或真正做到完全降解,「事實上,塑膠替代品所用的塗層是關鍵,特別是中式餐飲中以熱油及熱湯為主,這塗層對水分子及油脂的阻隔要求更高,想要既防水、防油又無毒可降解的塗層仍舊存在瓶頸。」

物料獲多間餐飲公司接洽

對其團隊研發出的BC食品包裝膜,魏濤希望未來在薄膜透明度方面繼續提升,讓食品膜不僅具備包裝功用,又可達到像塑膠保鮮膜一樣的功用。如何進一步擴大生產,更是實現商業化的痛點,雖然BC食品包裝膜的成本較塑膠貴一些,但只要有大量訂單需求,規模成本並不算高。

團隊近月獲多間餐飲服務公司接洽,並計劃與一間專門生產透明三明治盒的食品包裝公司合作。

「其實BC薄膜的潛在應用範圍很廣,包括如刀叉及筷子等各類餐具的製作。」魏濤笑說,將纖維素打碎再加入其他材料重塑的複合材料,再按照模具應可生產出性能優異的刀叉等餐具,外國亦已有接近技術的相關成品,惟成本較塑膠貴出不少。隨着社會對於塑膠替代品的不斷改進研發,他認為會形成對於環保新材料替代品的持續需求,替代塑膠產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