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 陳藝 攝
◆山下英子走到觀眾席中做遊戲演示斷捨離的意義。 陳藝 攝

一襲白裙搭配幹練的牛仔外套,踩金色高跟鞋露出鮮紅指甲油,笑容燦爛而身姿挺拔。如若不是事先知道年紀,實在很難相信眼前這位因「斷捨離」風靡全球的作家山下英子女士已經70歲。

早前,山下英子來港參加「2024香港閱讀+」活動並辦新書《俯瞰力》的首發儀式,首次有機會和眾多香港市民以及讀者近距離接觸。在新書活動中,山下英子深入講解了「俯瞰力」與「斷捨離」之間的關係。

在講述「俯瞰力」的概念時,山下英子舉起手來提議「誰可以站在凳子上?」場內讀者遲疑片刻,山下英子便決定親身示範。她脫下高跟鞋,站在第一排的凳子上,邊演示邊講解道,「看,這樣我是不是看得更加清楚?」巧妙而直接地示範了「俯瞰」的力量,在場讀者亦不禁為她獻上掌聲。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藝

除了「作家」,山下英子更為人矚目的身份是「斷捨離創始人」。其實,在寫《斷捨離》之時,山下英子就已經在腦中構思好了「俯瞰力」的概念。「斷捨離是一整套生活哲學的基礎,俯瞰力是在這個基礎上生長出的力量,」她解釋說,「光是知道斷捨離這個基礎是不夠的,你還要繼續向上攀登,這時沒有俯瞰力是攀登不上去的,再繼續向上走,目標就是自由自在,那就是自在力。但是必須鍛煉了俯瞰力,才能真正到達自由自在的狀態。」

「斷捨離、俯瞰力、自在力」,是山下英子在生活哲學領域譜寫的互為聯繫又逐步遞進的三部曲。從2001年9月首次在自家客廳為8名左右的學員講解「斷捨離」到「斷捨離」系列風靡全球,山下英子在傳播「斷捨離」理念的道路上,始終熱情洋溢,充滿激情:「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夠通過知曉並掌握『斷捨離』的力量達成積極的生活。」

「斷捨離」:人生的新陳代謝

在接受專訪時,山下英子憶起首次來香港還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年她跟隨日本旅行團,「在香港的四天三晚,吃到了很多美食」。後又聽記者問起如何才能保持如此年輕態,山下英子笑眼彎彎道,「當然是因為我一生都在做斷捨離呀。」

作為「斷捨離」女王,如今年過古稀卻仍充滿活力的山下英子實在太有說服力,在她看來,「斷捨離」即「人生的新陳代謝」。有意識地保持「斷捨離」的習慣,即是加速人生的新陳代謝——這就是保持活力的秘訣。

「從物質到精神都扔掉了東西,沒有負擔、沒有不適,處於安樂之中,在這樣的狀態中怎會變老呢?」山下英子笑說。

儘管隨着年紀變大,身體機能會自然變老,但山下英子認為,相較於生理性的衰老,更多人的「未老先衰」是精神上的,而保持年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更新腦子裏的固定觀念」: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往大腦中增加信息,如果一直增加,而不去除陳舊的觀念,大腦就會內存告急,變得運轉遲緩,人自然也會越來越老。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如果是為了學問,就要不斷「往腦子裏塞東西」,但如果為了到更高層次,應該是不斷「向外丟東西」,即做好「舊觀念的斷捨離」,保持思維的新陳代謝。

以「物」為鏡 體察自身

物品的「斷捨離」亦是同樣道理。山下英子提到,香港和日本的城市居住空間都較為有限,但居住環境的大小並非是決定生活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如果能夠保持物品的新陳代謝,做到物品的「先出後進」,一樣可以實現居住的品質。「就好像香港巴士一樣,如若不斷讓乘客上車而無人下車,就會人滿為患,令所有人擁有的空間都非常逼仄,但若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保持流動性,所有人都會更加舒適,亦能達到空間保鮮的效果。」

而要做到「物品的流動」,就勢必涉及到對「物」的思考和判斷。山下英子在《斷捨離》中把人與物的關係分為兩種:一種是人與物品處在良好關係,人能夠讓物品發揮價值;另一種是,人與物的關係糟糕,人不能讓物品發揮價值。

這一分類頗為簡明直接,亦很好付諸實踐。「能夠讓物品發揮價值即物品對你有利,當所有物品都對你有利時,你就是完全的受益者。」相反,山下英子指出,如果物品不能讓人受益,你無法享受物品的價值,那代表物品在消耗人,並且你資金的價值也在降低。

中國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山下英子的「斷捨離」,正是提醒大家「以物為鏡」,通過梳理物品與自我的關係,可以最直觀地得知自己的真實狀態,這實際上亦是同內心價值觀對話的過程。「對話-審視-判斷-行動」,山下英子認為,「只要行進在這條線上,就永遠在前進的路上」。

相知需緣分 行動成智慧

作為生活實用哲學類書籍,《斷捨離》系列長期位於暢銷榜單上。然而盛名之下,也不時有讀者質疑:「斷捨離就是讓人扔東西」,「做家務怎麼會改變人生呢?」山下英子對此回應道,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誤解。

自《斷捨離》出版以來,山下英子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斷捨離」並不是一種整理術。至於是不是讀完這本書就能改變生活,山下英子則表示這取決於讀書人的心態。人生的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的煩惱,人與書的「相知」需緣分。很多年少時沒讀懂的書,沒理解的概念,不妨「放一放」,隨着歲月的積累,自然會等到自己的「開悟時刻」。

但和「斷捨離」的相遇,山下英子建議「要趁早」,因為「斷捨離是一把直到生命盡頭都有用的軟劍,哪怕你現在沒有用起來,沒關係,你總會用得上。」她打比方道,日本女孩時下十分流行為身體脫毛,「如果較早就掌握了脫毛的秘訣,在餘生都沒有了脫毛的煩惱,不是很好的事情嘛」,山下英子笑說。

她亦提醒愛書的年輕人,「讀書最終還是為了行動」,因此在讀書時應當做好「時刻行動」的準備。對於知識與智慧的分別,她的總結頗為精當——「腦子裏就算裝滿了知識也沒有太大用處,只有應用出來才會變成智慧,對人才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