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行「推動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研討會」,左起為英豪、葉澤恩、方舟、張家敏、徐岩。 香港文匯報 記者北山彥 攝

研究機構獻策 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周一發布《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策略》,闡述了下一階段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的四個方向。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昨天舉辦「推動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對推動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各抒己見。香港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副會長葉澤恩指出, 香港在貿易上有多項優勢,包括龐大的國際網絡等,認為香港應抓好「一帶一路」等機遇,做好「超級聯繫人」角色,進軍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葉澤恩認為,香港貿易發展有三大機會:第一,利用阿聯酋去推廣香港自身的文化品牌;第二,可利用阿聯酋境內龐大的物流網、倉儲服務等進軍周邊其他市場包括中東、中亞及非洲;第三,布局海外倉庫等設施去進行一些跨境電商業務。他相信,隨着「一帶一路」的不斷發展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推出,香港也擁有着更多貿易發展機會。他建議香港商界與特區政府密切結合,積極開展與 RCEP 其他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需適應貿易數字化和電商浪潮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指,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發展可以助力國家提升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國家可以利用香港出入口行業在國際銷售網絡、品牌塑造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優勢,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引導內地企業與香港出口企業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建議充分利用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功能和經驗,助力國家在新經濟、新業態、新常態下發展更高水平的對外貿易,提升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方舟對香港提出了三項建議,一是適應貿易數字化;二是適應跨境電商浪潮;三是重塑供應鏈管理及引導者的角色。

藉大灣區合作 提升供應鏈管理

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利豐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張家敏亦提到,很認同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他建議,香港應認真思考如何依賴粵港澳大灣區提升自身供應鏈管理能力,包括提出「大灣區+1」的概念,希望能爭取給予香港、深圳兩地雙註冊型企業特殊的稅務安排和人員流動安排。

加速基建 爭取成亞太數據樞紐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企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指,伴隨香港在國際貿易等領域的數位化轉型,數據流程量將以幾何倍速提升。由於許多應用程式需要具有低延遲和更好的網絡全球連接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外部通訊容量。建議特區政府關注產業核心需求,與香港業界共同制定可行的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並共同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加速在南中國海的海底光纜的鋪設工作,吸引更多新的國際海底光纜項目連接香港,長遠提升香港作為亞太數據樞紐以及國內數據外循環的競爭力。

「發展研討會」嘉賓意見撮要

香港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副會長葉澤恩:

◆建議香港商界與特區政府密切結合,積極開展與 RCEP 其他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香港可以深化與中東國家的合作,藉助阿聯酋打造和推廣自身文化品牌,利用其龐大的物流網絡開拓新市場。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

◆國家可以利用香港出入口行業在國際銷售網絡、品牌塑造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優勢,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引導內地企業與香港出口企業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建議充分利用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功能和經驗,助力國家在新經濟、新業態、新常態下發展更高水平的對外貿易,提升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利豐發展(中國)董事總經理張家敏:

◆通過發展新型離岸貿易服務,建設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一是以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提升香港企業競爭力,二是開拓香港海事再保險和海事法律市場,特別是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船舶融資租賃中心,三是將可持續發展元素融入供應鏈管理,率先發展供應鏈 ESG 業務。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徐岩:

◆建議特區政府關注業界核心需求,與香港業界共同制定可行的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並共同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加快在南中國海的海底光纜的鋪設工作,吸引更多新的國際海底光纜項目連接香港。

來源:「推動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