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薩克語中,「我清楚地看見你」可理解為「我喜歡你」。隨着網絡劇《我的阿勒泰》熱播,新疆阿勒泰被越來越多人看見,它蘊藏在山川大河中的鬆弛治癒感使人心嚮往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心靈的故鄉」。

春天草原怒放的花朵,夏季牧場盛大的篝火晚會,入秋河岸兩側的金色胡楊,雪花紛飛時的晶瑩霧凇……阿勒泰四季晨昏,變幻如夢,歲歲年年,美景依然。

「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盤桓嘗素秋。」素有「金山銀水」之稱的阿勒泰,位於新疆北部,一山一河構築起它的地理位置。巍峨的阿爾泰山,賜予阿勒泰堅挺的脊樑和富饒的礦脈,奔騰的額爾齊斯河,滋養了沿岸生靈,生生不息。

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禾木村綠草如茵,山花爛漫,景色宜人。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邊賞花,邊嬉雪是種怎樣的體驗?當春風拂過山崗,萬物復甦,遼闊的阿勒泰就像一個「千里畫廊」——有一些地方已是春暖花開,色彩斑斕;但另一些地方仍是冰雪世界,銀白素雅。

「阿勒泰雪期長達200多天,可以延續到5月份。」阿勒泰地區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副總經理王苗苗介紹,雪場有27條雪道,布局有大眾運動公園和高山滑雪滑降等專業賽道,不少國內外滑雪愛好者慕名而來。

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鄉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繪岩畫。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阿勒泰的滑雪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2萬年前。在阿爾泰山南麓,敦德布拉克河谷東側坡面巨石洞穴裏,有一面繪製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彩繪岩畫,畫中人物彎腰屈膝、手持單桿、腳蹬短小「滑雪板」,動作與現代滑雪動作基本相同。

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神仙灣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阿勒泰很值得大家來看看。」道路旁成群結隊的牛羊,飛馳而過的馬隊和人們悠閑的生活狀態讓瀋陽遊客王先生印象深刻。

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風光。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夏季,阿勒泰進入水草豐美期,雲杉、冷杉等珍貴樹木組成的西伯利亞泰加林鬱鬱蔥蔥,廣袤草原生機勃勃,彷彿置身於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海洋,一場遊走於天地間的生命大遷徙就此拉開帷幕——數百萬隻牛羊,由冬窩子轉向夏牧場,一路逐水草而行。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沙爾布拉克春秋牧場的牧道上,牧民趕着牲畜向夏季牧場遷徙。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入夜後,草原舞會是夏天牧場上的隆重盛事,人們打扮得漂漂亮亮,高高興興地點起篝火,載歌載舞,在繁星閃爍下,互訴情感。

風景之上是美好的生活。剛從北京來此休假的周女士說,以前到了旅遊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風景,現在只「看」還不夠,要在旅行中體驗更豐富的生活場景,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溫暖美好的情感。

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的一戶哈薩克族牧民趕着牲畜轉場。新華社記者 沈橋 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介紹,阿勒泰正在打造「巴太樹」「張鳳俠小賣部」「文秀橋」等20個影視劇打卡點,並推出5日遊、8日遊、11日遊、17日遊等4條「跟着影視去旅行」主題旅遊線路,福海縣重點打造薩爾布拉克轉場小鎮,滿足不同遊客需求。

一名身着盛裝的哈薩克族小女孩。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牧民進行「姑娘追」,這是哈薩克族一種傳統馬上體育遊戲。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步入秋季,蔥鬱的松樹、金黃的樺樹、火紅的楊樹,將阿勒泰裝點得動人心魄,喀納斯景區層林盡染,可可托海景區夢幻多彩,白沙湖景區美不勝收。縱馬草原,放歌蒼穹,肆意奔騰的活力流淌在山林內外。

金秋時節,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喀納斯景區內的林木與喀納斯湖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一隊遊客騎着馬漫遊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禾木村裏。新華社記者 馬鍇 攝

走進冬日阿勒泰,禾木村的大雪簌簌飄落,遠望青山如黛,喀納斯河霧氣蒸騰,儼然人間仙境,乘坐馬拉雪橇穿越林海雪原,在溫暖民宿裏煮茶聽雪……就像觀眾在網絡劇評論區的留言,在阿勒泰,美是最真實的自然。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