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稻田山區Ubud,大造期間,榴槤處處。 作者供圖

鄧達智

靠近赤道的國度,天氣先決條件,都能生產榴槤。各地土壤不一,水源不一,亦會影響榴槤的品質。

筆者成榴槤精,在曾居馬來西亞的家人及當年居吉隆坡的親戚引導下,不但對榴槤及榴槤糕不抗拒,自童年開始已經癡迷。

廿多歲,隨時裝事業發展,南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推廣,在榴槤大造季節品嘗到樹上熟掉下來才吃用、香氣與品質跟其他國家產品大相逕庭的優質果王。此後,對榴槤的認識及嗜好不斷加深,縱使榴槤含糖量高,對不再青春的身體機能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寧願嚴格減重調節三高,仍然不離不棄對果王繼續迷戀。

時光荏苒,過去喜愛的食物與飲料漸次放棄;可樂汽水、雪糕(意大利)、朱古力(比利時)、燒中豬骨腩、糯米飯及所有糯米製成的食物、芋頭、新鮮無花果、果仁尤其腰果……甚至我國東北及日本一年一造的優質大米飯等,或中斷,或偶爾吃少少。除了馬來樹上熟榴槤,不願戒,也戒不了!

赤道周邊地區,皆有榴槤,不同是土壤與水源,還有種植的方法與心得。

旅遊斯里蘭卡,驅車途經山村,農民將榴槤鋪在路邊發售,就像過去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銷售方式。

過去遊菲律賓,朋友知我好榴槤,為我張羅當地產品,跟一般泰國榴槤比較勉強可以,若與馬來品種相比,相距太遠。

越南也有不錯的榴槤,目前品質略遜泰國出品。

柬埔寨南面海濱城市貢布為榴槤產地,可惜產量未能供應內地所需,未至出口。去年底我與同伴,旅遊柬埔寨,在貢布度過新年,省會市中心,有巨型榴槤雕塑,證明榴槤是該地重要經濟農作物,可惜未碰上果熟季節。

印尼榴槤產量甚豐,跟馬來西亞西岸遙遙相對的大島蘇門答臘,經常為大馬提供價錢更便宜的產品。去年遊峇里島,住在種植稻田山區Ubud,於鄉村小店買過當地榴槤,品質一般。

剛從峇里島歸來,再住Ubud稻田山區,碰上果熟季節,沿公路見不少榴槤攤檔,忍得心癢癢,停車,就地大快朵頤,可惜像泰國榴槤並非樹上熟,而是摘下來悶熟,味道與品質普通。

直至一天在小鎮的市場吃過峇里島人民喜愛的燒乳豬,看路旁地攤一名婦女擺賣的榴槤外觀跟馬來品種相若,從榴槤果莖看來應為樹上熟,即管買來就地試試,果殼打開果香四溢,觀其灰黃灰白的色調,就似檳城優質品種;入口引來歡呼,如果檳城榴槤屬AA級,這次Ubud吃到的,起碼程度屬A級,價錢還是檳城十分之一,每個10至30港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