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在2024年5月3日,當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嫦娥六號探測器在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的強壯臂膀下,成功衝破地心引力,直指浩渺宇宙,標誌着人類對月球背面的探索邁入了全新篇章。

這次發射不僅彰顯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雄厚實力和卓越創新能力,更為人類對月球乃至宇宙深空的探索開闢了新的道路。嫦娥六號的成功升空,不僅是科技力量的勝利,更是人類智慧與勇氣的結晶。

在此次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團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為嫦娥六號精心設計和製造了兩個獨特的採樣器以及配套的近攝像機系統,確保了探測器能夠在月球背面不同特性的土壤中精準地進行採樣工作。容教授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他期待能夠申請到嫦娥六號取回的月球背面土壤樣本,為人類認識月球和太空作出新的貢獻。

嫦娥六號的任務周期長達53天,期間將歷經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着陸下降、月面軟着陸等一系列艱巨而精確的操作。這不僅需要探測器具備出色的性能,更需要地面測控系統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而嫦娥六號的着陸區域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的艾特肯盆地,這片被認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有望為人類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從而為我們揭示月球乃至宇宙的更多秘密。

容啟亮團隊的雙採樣器設計,體現了他們對月球背面獨特地質環境的深入理解和精湛技術。一個專門應對較鬆散的月壤,另一個則應對黏性較大的月壤。這一創新設計不僅提高了採樣的效率和準確性,更彰顯了中國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勇氣。

嫦娥六號的成功發射和即將展開的月球背面探測任務,不僅將為人類帶回珍貴的月球樣本,更將為我們揭示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推動人類對宇宙深空的認識和探索進入新的階段。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壯舉的偉大成果,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讚歌,為人類的智慧和勇氣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