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第十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暨第一期「四海講堂」在暨南大學廣州石牌校區舉行。(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 廣州報道)為香港培育大量人才的暨南大學,近日在廣州舉行第十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並同期啟動「四海講堂」系列活動。此次大會得到港澳僑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港澳僑界期望學校發揮海內外橋樑紐帶作用。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在開幕致辭中強調,學校將深化「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的合作模式,全心全意服務僑胞,同時致力於傳承和弘揚僑文化,講好中國好故事。

廣東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豐表示,暨大僑聯率先探索落實「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工作機制,建立首個「高校僑聯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小組」,積極參與編撰暨大歸僑口述史,有些工作走在全省高校僑聯前列。他希望暨南大學繼續發揮僑校獨特優勢,加強與廣東省僑聯的全方位合作。

暨南大學第九屆僑聯會常務副主席沈潔薇在報告中回顧了僑聯會近年來圍繞學校發展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努力,強調了僑聯會在促進僑界團結、服務地方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首席主席余國春和澳門歸僑總會永遠會長劉藝良分別發來賀信,對新一屆僑聯會寄予厚望,期待其繼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助力新時代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學校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現場還啟動了暨大僑聯的特色品牌活動「四海講堂」。第一期活動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主講《藥食同源枸杞子的養生研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主講《免疫與健康》。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