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開平縣志》論「老豆」。 作者供圖

潘國森

研究個別「方言詞本字」,經常是漢語方言學入面不容易攻破的課題。中國要到了解放之後才陸續在大範圍推行普及教育,到了今天除了高齡長者之外,完全沒有受過基礎教育而一字不識的中國人算是比較罕見。中國幅員廣闊,方言眾多,同一種物事在不同的方言區可以有差距很大的叫法。近日見到網上又有談論我們廣府稱呼父親為「老豆」當中的「豆」應該怎樣寫才對。當然,父親、老爸、阿爹……等等叫法都不可能與能吃的「豆子」扯上任何關係。舊社會不識字的人,讀過書的少,不識字的人亦要跟讀書人說話,人家怎樣唸,自己跟着發音便是。若未識「方言詞本字」而又非要書寫不可,「同音假借」是唯一辦法。

香港文化界前輩容若老師生前曾有言「老豆」當為「老頭」的一音之轉,他老人家曾經隨口杜撰說「老豆」出自蒙學經典《三字經》中那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便深悔誤導了讀者而要公開澄清。看來容若老師這是過慮了!

歐懷琳詩人是金庸學研究中「金庸商管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解決了歷來武俠小說迷的一大疑問,就是大俠以什麼辦法為生。歐詩人拈出1933年出版余棨謀、張啟煌等修的《開平縣志》,當中就有「老頭」、「老竇」兩說並行的記載。這書出版的一年,剛好是容若老師的生年。故此縱有人杜撰「老豆」實為五代時「老竇」竇燕山,也輪不到容若老師了。筆者懷疑容若老師曾經聽人說過,或在書上看過,才有忽然衝口而以為是自己杜撰。

頭(tau4,陽平聲)、豆(dau6,陽去聲)的一音之轉尚稱合理。兩字疊韻,按粵曲韻同屬「優悠韻」;聲母方面,頭是送氣的「t」,豆是不送氣的「d」,都有音轉的可能。

但是字義方面說「脰」與「頭」之間的轉化就有點牽強了。現代漢語多用雙字詞;古代漢語多用單字詞,廣府話在這方面繼承古義較多。脰豆兩字同音,同音假借確是有可能。但脰肯定是冷僻字,筆者活大半輩子都沒有遇到過。前代廣府人為什麼要由頭轉脰,或以脰表頭呢?《說文解字》釋「脰」為「項」,即是「頸項」,人體這個部位連接頭顱和軀幹,內裏是七節頸椎。廣府人不說「項」,更不可能說「脰」。頸項的前部稱「喉」,後部稱「頸」。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老豆」本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