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西壁拓片 殷江宏 攝
◆工作人員現場展示傳拓技藝,吸引觀眾圍觀欣賞。 殷江宏 攝

以武梁祠為代表的武氏祠畫像,開啟魏晉唐宋繪畫之先河,其雕刻技藝之精妙、圖像內容之豐富,居全國漢畫像石之首。山東博物館此前舉辦「武梁祠——石刻圖像藝術展」,精選武氏墓群石刻文物、孝堂山石祠、嘉祥宋山出土畫像石拓片,以及歷代研究成果,展現漢代畫像石藝術的巔峰之作。

黃帝畫像印入歷史教科書

位於山東濟寧嘉祥的武梁祠,從宋代起就受到金石學家的關注,關於武梁祠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北宋歐陽修《集古錄》。19世紀後又進入西方學者的研究視野。1961年與北京故宮、曲阜三孔、西安碑林、敦煌莫高窟等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山東博物館石刻文物保護研究部主任王海玉介紹,此次展出的20餘幅拓片均為山東博物館館藏,體現了武氏墓群石刻藝術的精華所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武梁祠西壁,上面刻有「三皇五帝」、女媧、荊軻刺秦王等人物和故事,黃帝、大禹等多個畫像成為歷史教科書的範本。

「武氏祠堂和石闕畫面採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部分細部施以陰線刻,雕刻技藝高超。畫面分層分格,布局精巧,自上而下依次為:天界神仙異獸、歷史人物故事、社會生活圖像。畫像內容人物故事圖像配以榜題,圖文互證,可謂是『史記列傳式』的形象記錄。」王海玉表示,武氏墓群石刻畫像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涉及歷史人物故事﹑神話傳說,還有車馬出行﹑宗教信仰等多個領域,是研究東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武梁祠居全國漢畫像石之首

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畫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因主要流行於兩漢時期,所以常稱為漢畫像石。山東地區漢代畫像石是中國漢代畫像石藝術的傑出代表,其中又以武梁祠為代表的武氏墓群石刻格外耀眼。

山東博物館館長劉延常在開幕式上表示,武氏墓群石刻是東漢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典型的一組石刻畫像建築群。武梁祠是武氏墓群石刻中唯一可以較為完整復原的祠堂,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據劉延介紹,山東博物館十分注重石刻文物拓片的製作和收藏。目前,館藏古代石刻拓片資料已有10,000餘幅,基本包括了山東地區秦漢到五代全部的碑誌、畫像石、摩崖刻石資料。「通過對精品拓片的展示亦可使觀者領略不同石刻文物的風采,體會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江宏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