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廣濟)菲傭「炒場黨」的另一個競爭對手是指定團體。根據現行機制,目前普通市民租場需透過「SmartPLAY」使用網頁或App進行預約,最多於用場前7天內以先到先得方式預訂,每名租用人每日最多可預約同類設施2小時(足球場等除外,這些活動提前14天至20天抽籤)。但因應不同團體,如學校、體育組織、慈善團體等的康體活動需要,有關組織最多可提前一學年,或3個月至12個月優先預訂場地。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有個別組織利用這項優先權,搶佔場地後以公開招人一齊打球為由,轉讓場地使用權,以收取場費。

羽毛球愛好者蕭先生家住黃大仙區,常年在東九龍各康文署羽毛球場打波。他向記者透露,有教練在東啟德體育館開設暑期羽毛球班,每逢一三五下午3時至5時開課,課程共6周,「康文署規定公眾每人每日最多book兩個鐘,但係要連續6個禮拜嘅一三五都預先book到相同體育館相同時段,唯有團體預訂先可以做到。」

教練以體育會名義訂場

據他了解,該教練以體育會的名義優先訂場,然後開班教波。以6周12堂課共開設3班,每班最少收生5人,每人學費2,160元計,扣除團體租場費用為每小時51元(非繁忙時段)後,該教練可賺取約3萬元。

記者又發現在Facebook一些羽毛球群組中,有人放出收生訊息,授課地點位於東九龍多個康文署場館,包括彩虹道羽毛球中心、竹園體育館、牛池灣體育館等,有的單日課程在同一場館長達4小時(下午5點至晚上9點,包括繁忙時段2小時),每兩小時收費50元至60元不等。

蕭先生告訴記者,上述情況都極有可能是團體租場後招生牟利,「同樣地,普通人一日最多book兩個鐘繁忙時段,但有教練一日直踩4個鐘,不單是普通預訂做不到,團體預訂都未必會批准。」

特區政府康文署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署方一向積極推廣「普及體育」,並鼓勵團體和市民租用康文署場地自行舉辦活動、訓練課程或比賽。在制訂有關租訂政策時已充分考慮推廣體育的政策目標、場地的使用情況、持份者的意見、設施的數目、團體或個別人士租用的模式等因素,盡量平衡不同持份者的需求。

康文署表示,會繼續留意個別人士或團體的租用情況及適時檢討相關預訂程序,並密切留意轄下康體設施的使用情況,以防止康體設施被租用者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