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饅頭其實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包子。圖為港式包點。資料圖片

最近看到一個短視頻,提及饅頭一物乃諸葛亮發明。我不是饅頭迷,但以諸葛亮為偶像,所以也想說說這一個話題。

關於「諸葛亮發明饅頭」一說,首見於北宋高承的《事物紀原( 卷九)》:「小說云:『昔諸葛武侯之征孟獲也。』」高承引用一些筆記小說指出,有人說「蠻地多邪術」,必須向神祗祈禱,假借「陰兵」的力量,而蠻地風俗是用人類首級祭祀陰神。可是,諸葛亮不同意以人首級祭神的行為,所以改用羊和豬肉,外裹以麵粉,做成人頭狀的祭品,於是後世的人便叫它做「饅頭」。

這個故事很有趣,因為主角是萬民景仰的諸葛武侯,而且又玩「諧音」,所以說起來言之鑿鑿。但是,大家要注意,高承引用的資料是當時的小說,也即是當時的「野史」、「瑣言瑣語」,所以其真實性已經存疑。而且,《三國演義》小說記載的「孔明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其實並不見於正史。正史《三國志》(陳壽著)沒有提及過孟獲的事跡。就算是《三國志·諸葛亮傳》也只是說了「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三國演義》會這樣說,大概是依據《漢晉春秋》《襄陽記》《華陽國志》等書。

「饅頭」於唐代流行 孔明發明僅傳說

「饅頭」這個詞語,最早可以在西晉文學家束晳的《餅賦》中見到:「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這個「曼頭」,就是後來的「饅頭」,而這個「饅頭」也是在唐代才慢慢流行起來。

按照《事物紀原》的說法,宋代的饅頭是帶餡料的。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載有「羊肉小饅頭」;而吳自牧的《夢粱錄》卷十六《葷素從食店(諸色點心事件附)》條更加豐富,有「糖肉饅頭」、「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顯然,宋代的饅頭跟今天的很不一樣。今天的,是沒有餡料;而帶餡的,我們會稱為「包子」。

宋代,沒餡的「饅頭」,一般會稱為「炊餅」。事實上,在《夢粱錄》卷十六《葷素從食店(諸色點心事件附)》條同時記載了「炊餅」。這個「炊」字,其實就是「蒸」的替代字。據說,因為要避宋仁宗趙禎(粵音「蒸」)的諱,把「蒸」改為「炊」,所以「炊餅」就是「蒸餅」。(筆者按:今日閩南語,也是用「炊」字表達「蒸」的動作。)

「炊餅」在宋代頗為流行。在《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鬥殺西門慶》便提及:「何九叔道:『小人前日買了大郎一扇籠子母炊餅,不曾還得錢。特地把這陌紙燒與大郎。』」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賣的,就是炊餅,不是燒餅。

在《水滸傳》裏面,「饅頭」別有所指。根據粗略點算,《水滸傳》共有18處提及「饅頭」。而每當提及時,大部分情況都會說明是帶有餡料。像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中,武松便曾質問「母夜叉孫二娘」賣的饅頭是「人肉餡」還是「狗肉餡」,而孫二娘辯稱是「自來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主要教授「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