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方面優勢明顯,只要加強專業、服務和顧客體驗,讓旅客獲得優質的服務,競爭力自然能夠得以提升。 旅發局圖片

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

香港近年的經濟復甦步伐未如人意,更掀起了北上消費熱潮,零售消費市道仍顯疲憊。其實,北上熱潮正反映內地在消費和產品方面的性價比勝過香港。內地人口眾多,加上近年中等收入的群體愈來愈龐大,內地商家都看到箇中的前景和機會,自然會努力競爭;而內地商家,對比香港除了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就是比以往大幅提升了的服務水平,這一點值得香港商家借鑒。

吸客需提升服務質素

反觀過去幾年,香港人在「服務」這方面的水平卻是下降了。有比較自然有傷害,於是,很多香港人就認為,與其留港貼錢買難受,何不走去大灣區其他城市享受一番,港人北上消費也就愈來愈流行。

「智能化」助良性互動

內地商家除了積極提升服務質素外,各行各業近年亦進一步加強「智能化」。「智能化」有助服務及產品質素保持穩定,員工及客人之間也可加強良性的互動,減少不快的經驗。「智能化」亦可以幫助產品的預製,縮短客戶的等候時間,競爭力自然亦提升了。

不過,這也不代表香港已經全無優勢可言,香港在很多方面,仍是比內地及其他地方都優勝,而且不容易取代。

例如香港的房地產,就比內地很多城市都具吸引力,尤其是近期特區政府「撤辣」後,優勢就更加明顯了,因而吸引了來自內地的資金大舉入市。

「撤辣」吸金彰顯港優勢

其實,消費市場也如是,所以港人不應該妄自菲薄,需要的是思考如何利用內地的平價產品、勞動力,以及智能化的經驗,將香港的成本降低,取長補短。須知道香港還有很多的優勢,只要香港人不要經常抱怨,將不滿和失望轉化為動力,加強專業、服務和顧客體驗,讓世界各地的人都看得香港能夠做到的事情,競爭力自然能夠得以提升,各行各業都可以走出低谷,重新出發。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