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上海和香港是國家具有特殊地位和功能的城市,一個是長三角經濟城市群的引領城市,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兩個城市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元化,關係日益密切。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於4月26日在香港舉辦,上海市市長龔正親率代表團訪港,與香港政、商各界知名人士,就兩地合作進行友好交流,這必將為滬港合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滬港兩地的交流合作,深有淵源。七、八十年代國家改革開放,港人是最早一批到上海以至全國各地,參與祖國的建設和發展的「排頭兵」。回歸後,滬港兩地經貿來往日趨頻繁,交流合作不斷加深。數據顯示,2021年,香港投資者簽訂2,098個合同項目,合同金額為437億美元,同年實際利用金額為159億美元,佔實際利用外資總額70%。時至今日,香港仍然是上海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
上海和香港作為國家兩個重要金融中心,金融方面的合作一直備受關注。2014年,國家宣布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交易機制,即「滬港通」,以創新方式實現強強聯手,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發展。多年下來,隨着機制下的每日額度提高、可投資範圍逐步擴大,滬港通的南向和北向每天交易額由初時的分別56億港元和132億人民幣,大幅增加約三倍,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
去年,是滬港合作會議機制建立20周年,近年來除了經貿和金融方面的合作,滬港兩地在教育、科技、文化及青年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也不斷深化。滬港兩地多方面、深層次的全方位合作,不僅有利兩地本身的發展,同時在全國發展戰略中也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為完善經濟發展空間布局,推動區域發展戰略,大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推動全國區域內及區域間更協調、更均衡的發展起着示範作用。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提升四個傳統中心地位,即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亦支持香港在四個新興領域的建設和發展,包括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上海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取得顯著成果,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邁上新台階,人民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譜寫出新時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十四五」規劃綱要把堅持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滬港兩地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在新的發展格局和進程中,香港和上海未來的合作,將聚焦於科創方面。上海高等院校水平卓越,科研實力雄厚,更擁有完備和先進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根據上海市科委提供的數據,到2022年底,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2萬家,支持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累計超過2600家,雙創載體孵化服務企業近3萬家,累計上市企業近200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2》中,上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位列全國第一。香港的研發實力同樣強大,擁有五所全球100強的大學、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六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中心、22所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匯聚了不同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和創科人才。滬港兩地可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資訊等重點領域協同推進,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實現兩地科技成果雙向轉化。
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和上海的合作關係,我殷切希望滬港兩地的合作能夠發揮推動優勢互補協同合作、互惠發展的領頭作用,助力我國實現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整體發展。
特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