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龍年春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藝術之花,也借春風接連盛開。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在澳門舉行,原以為這屆會輪到香港主辦,結果還是像上屆一樣由澳門主辦。澳門正致力打造成為「演藝之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澳門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重任。

今年戲劇文化節的展演很豐富,開幕式當晚有一台戲曲晚會,匯聚多個劇種,參演戲曲片段的都是梅花獎得主,年輕、有功力、唱功好、扮相美,我坐在台下一飽眼福。

除了安排上演經典傳統戲曲類作品,首次邀請了話劇和音樂劇參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哈姆雷特》、上海音樂劇《趙氏孤兒》。這部音樂劇是上海徐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製作,是內地眾多音樂劇中的佼佼者,我期盼了很久,一直沒看到。去年在中國文聯全委會上結識徐俊導演,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他說起《趙氏孤兒》要來澳門演出,我說一定來。

《趙氏孤兒》史實最早記載於《左傳》;後到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劉向《新序》、《說苑》有較詳細記載。元朝,改編為雜劇《趙氏孤兒》流傳於世。劇情是春秋時期晉國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氏孤兒為程嬰所救,長大後復仇的故事。《趙氏孤兒》最早見於京劇、地方戲,後又有許多不同藝術形式,徐導演這個劇本來自英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馬若瑟於1731年將該劇譯為法語,是第一部被翻譯成歐洲語言的中國戲劇。從此,這部戲劇在歐洲流傳,出現了翻譯為諸國語言的眾多版本。2021年,導演徐俊獲得英國劇作家詹姆斯·芬頓的劇作版權,在元雜劇和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改編版的基礎上,創排中文版音樂劇《趙氏孤兒》。

當晚久負盛名的《趙氏孤兒》在威尼斯人劇場演出,開演前劇場門口聚集許多觀眾,多是女性年輕人,還有從內地專程來的。走進劇場,哇,好漂亮,座位舒適,設備先進,戲劇宏願的實現,首先需要現代化劇場的硬件支持。這一點,香港遠遠不及。

本屆大灣區戲劇文化節設立香港分會場。將於今年6月27日至30日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場,演出揚州市帶來的兩部揚劇《鄭板橋》和《折子戲專場》,《鄭板橋》我也早聽說過,一定要看。

文化藝術的繁榮需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支持,希望澳門的計劃可以早日實現,這對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是促動、是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