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葒出席才藝班品學開筆禮。
◆陳葒與學前班畢業學童合影。

近年香港的升學風氣不再只是看重學業成績,還會考慮孩子的才藝、運動等表現,這本來可鼓勵年輕一代全人發展,但陳葒認為「這對弱勢、基層家庭的學童而言,更加拉遠了他們平等學習機會的差距」。起初,「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受資源所限,無法額外承擔場地及器材等開支為學童提供才藝班課程,到2013年的春天,一群善心人士租下位於渡船角八文樓一個百多呎的地舖,為「補天」提供場地作為免費才藝班和學前班的場地,「那時候只得一間房,所以要『朝行晚拆』,學生未放學的時候就做playgroup,學生放學後,就收拾好軟席等做才藝教育,教授結他、笛子、繪畫等較為簡單輕便、不需太多器具的活動。」

做着做着,陳葒留意到基層兒童對才藝課程和學前教育的需求有增無減,「當時只有一間房,每班只能收幾個學生,而且不少家長更要帶着幼童山長水遠搭巴士過來。」有感這區區百多呎的空間所能幫助的學童實在很有限,他於是着手撰寫計劃書向不同的大型基金會表達希望成立中心的意願。

2015年,在兩個慈善基金的贊助下,他分別在大角咀及葵涌設立了兩間中心,有系統及更有規模地為基層兒童提供服務,除了兩年前由於贊助基金轉變的緣故,原本在葵涌的中心搬遷至祖堯邨之外,整體的服務模式基本維持不變。

年惠逾千人 助育自信心

兩間中心9年來為超過1萬名幼童提供學前班及才藝班,每年逾千人受惠。陳葒認為,才藝班其中一個重要之處在於,可以培養學生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可以學會彈鋼琴、拉小提琴。」有些學生因而展現了天賦,甚至發展成為特長,成為未來工作事業的方向,「有一名學生在中心從零開始學習跆拳道,長大後更加入香港代表隊;有學生在這裏開始學習小提琴,現時已經考獲八級資格並準備考取演奏級,「這使得他們的人生完全不一樣,他們未必會成為大師,但是起碼可以靠着中心教授的專長而『搵到食』。」

有家長告訴陳葒,其女兒報讀中一時的履歷表上,課外活動一欄約10項活動全部都在「補天」學習的,「如果沒有『補天』的話,其女兒在『課外活動』一欄將是一片空白。」孩子在中心不僅學懂了技能,「就算和其他人比較,他們也不會感到被人忽略,不會覺得自己無用,這也是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