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香港平均每日有超過1萬5千公噸固體廢物棄置在堆填區,其中廢棄塑膠佔第二多,每日棄置量達2千3百多公噸,相等於150多部三軸雙層巴士。為逐步減少使用塑膠,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的措施日前正式實施,食肆禁止向顧客提供或售賣塑膠飲管及塑膠即棄餐具,酒店亦不能再提供塑膠瓶裝水和塑膠包裝沖涼用品。社會高度關注有關措施對市民帶來的影響,筆者認為,要推動環保政策落實到位絕非易事,除透過立法改變市民的使用習慣外,政府亦應從教育根源入手,加強宣傳推廣,讓市民實踐環保生活。

近年來,隨着全球暖化、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世界各地正着力推動可持續發展,提倡節能減碳、源頭減廢、資源回收。事實上,特區政府早於1998年便發表了《減少廢物綱要計劃》,一直支持將可循環再造的物料分類回收,並向屋苑和工商大廈免費派發回收桶,截至2022年初全港共有約1萬8千套回收桶。雖然回收桶數量按年增加,但回收成效卻始終未如理想。早前就有傳媒報道指出,不少外判清潔公司處置及運送可回收廢物的過程混亂,不但出現回收桶、廚餘機爆滿無人處理的情況,更有清潔工人將回收桶內的廢棄物與其他垃圾混合一起送往堆填區,令政府回收計劃本末倒置,未能有效執行。

香港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後,歸根究柢在於當局的規劃、監管和執行力度不足。從推行垃圾徵費及實施「走塑」令的反響顯示,當局在制定環保政策時,必須仔細考慮各持份者的意見及社會實際情況。雖然香港市民普遍具有環保意識,但大多數人對於環保只停留在認知的階段,並未有付諸行動實踐環保生活,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收費政策和限制規定,都容易造成市民和業界憂慮甚至反感。

深化宣傳教育是培養市民環保生活習慣的關鍵,而政府在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無可否認,實施「走塑」令的確限制了市民使用塑膠產品,但要做到真正源頭減廢,減少生產及使用即棄用品,政府應以循序漸進的形式,讓市民慢慢適應環保生活,例如參考台灣「循環杯」借還服務的成功經驗,當局可考慮與業界合作推出便利、高衞生水平的租借餐具系統,或是提倡市民自備可重用餐具、餐盒及水杯,從而改變市民使用即棄用品的習慣。除此之外,要推動社會整體環保發展,政府亦應在社區提供足夠的環保配套,例如建立更完善的垃圾分類和回收系統,並加強宣傳社區回收設施「綠在區區」,提供更多誘因鼓勵市民自發性參與環保回收活動,將環保融入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