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莊程敏 ) 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首次跌出全球十大港口,跌至第11位。國際航運界研究機構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香港2023年錄得港口吞吐量約1,434萬個標準箱(TEU),按年下跌14.1%,連續第7年下跌,跌出全球十大貨櫃港口之列,是有紀錄以來首次。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昨晚引用多項數據,力證香港是區內重要的樞紐港,香港港口在國際間地位廣受認同,強調會抓緊時機鞏固及發展香港港口優勢,為海運港口發展不斷注入動力。

跌至第11位被迪拜爬頭

排名方面,上海港以吞吐量約4,915.8萬個TEU繼續位列榜首,按年增3.9%,並較2019年增長13.5%;第二及第三位分別為新加坡及寧波,分別錄得3,901.3萬及3,530萬個TEU,按年分別增4.6%及5.8%,並較2019年分別增4.9%及28.2%。排第四至第九名分別是青島、深圳、廣州、韓國釜山、天津及美國洛杉磯/長灘(LA/LB),第十位是迪拜。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黃達勝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對香港貨碼吞吐量跌出全球十大不感意外,香港2022年已跌至十大榜尾,加上近年大部分貨品都直接由內地碼頭出口,如鹽田港等的設施與香港相若,運費較低。不過,他指出,部分如在香港加工的貨品會繼續在港轉口,如一些科技產品如藍牙耳機在科學園加工生產,未來希望特區政府加強本港的科研發展,令更多高端產品在香港生產,從而改善出口情況。

港應拓高端航運服務業

黃達勝認為,香港由於運輸成本等問題,再與內地「鬥平」搶貨源既無必要也無意義,香港反而應依託國際金融中心及專業服務的優勢,發展高端航運服務,如海上保險、海事法律、船舶金融、驗船服務、船舶管理等等;此外,香港製造業方面亦要積極創新,吸引多些買家採購出口而帶動香港貨櫃碼頭業務復甦。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昨回應表示,Alphaliner使用了不同的排名方法,其將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合併為一個港口計算。根據Alphaliner的計算方法,2022年洛杉磯港及長灘港的合併排名(第9名)高於香港(第10名)。而若以國際航運業權威媒體Lloyd's List的排名方法,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在2023年排名全球第10,較2022年下跌一名。

運輸局:港地位廣受認同

局方指,有人可能會着眼於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下跌趨勢,但香港現在更應該抓緊時機繼續鞏固及發展本港港口的優勢,此亦正是運輸及物流局一直努力的方向。運輸及物流局一直致力透過自身所長,持續發展香港海運港口業的綜合實力,並在去年年底推出了《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為海運港口發展不斷注入動力。

運輸及物流局又引用多項資料,強調香港仍是世界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亦是區內重要的樞紐港。香港是自由免稅港,清關快、效率高,國際聯繫性強,在國際間地位廣受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