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向墓碑敬獻花籃。

廖書蘭

今年4月1日至4月11日馬英九帶領台灣青年團訪問大陸,給近期台海兩岸緊張的局勢吹入和暖春風,這是馬英九的第二次訪問大陸。這次的足跡遍及廣東省、陝西省和首都北京,他哭了好幾次。他參觀孫中山先生故居哭了,參觀黃埔軍校雙眼紅了,到黃花崗72烈士墓園再次哭,出席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兩度哽咽,登長城八達嶺唱抗戰歌曲《長城謠》數度飲泣,頻頻拿手帕擦拭眼淚;有人說他哭了5次,我認為馬英九哭了多少次數也數不清,為什麼?當他一個人獨處,沒有人看見他時,可能還哭得更厲害。他的滿腔熱血,深藏着多少的民族情感、百年的中國苦難,讓他百感交集,在歷史教科書上看到的故國河山,今天在大陸依舊安在,並保護完好;回想在民進黨主政下的台灣,一味「去中國化」,把孫中山先生視為外國人,把蔣介石銅像打得稀巴爛,將台灣百姓推入戰爭的邊緣,因而馬英九所流下的男兒淚,可說是激情澎湃而又錯綜複雜。

當他到北京國家大劇院,看着台上的合唱團演唱《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等多首來自台灣的歌曲,難道他的內心不激動得再度流下淚水嗎?我相信,他的熱淚飽含着他對神州故土以及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情。

這位香港廣華醫院出生、台灣成長的馬英九,以73歲的高齡踏上他心中嚮往已久的神州故土,「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這裏讓他落淚的是他誠摯真實的愛國心、民族情。

我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英國海德公園,看到幾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我興奮地走過去想跟他們交流,但他們走了,我喊着「親愛的大陸同胞,你們不要走,我想跟你們做朋友。」他們卻愈走愈快,我趕不上他們的腳步,只好站在偌大的草坪上,冷風冷雨吹着我的熱淚。

1990年6月我第一次到大陸,當飛機仍在天上飛行,我坐在機位上,看着地圖上的顯示器,當知道飛機飛在長江黃河的上空時,我嚎啕大哭不能自已!這是我的祖國,我魂牽夢縈的神州。當我參觀兵馬俑,忍不住哭得撕心裂肺,這是我的中華民族,我回到了我的起源地、根之所在。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台灣外省人第二代都感同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