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和詞典,我們總是有點分不清。在語言學的範疇裏,漢字和詞並不屬於同一個概念。漢字是書寫單位,而詞是造句單位。要了解兩者的分別,得先由詞說起。

詞是最小的造句單位,有意義並能獨立運用。比如我問:「你愛吃什麼水果?」你說:「橄欖。」這是單說的例子。你也可以說:「我愛吃橄欖。」「橄欖」成為動作「吃」的受事。如果我問你,「橄欖」這個詞是怎樣構成的?你只能說由兩個漢字構成。那「橄」是什麼意思?「欖」是什麼意思?我們就說不上來。

如果你學過文字學,你可能會說兩者都是形聲字,木是形符,而餘下的部件是聲符,形符告訴我們這兩個漢字與植物有關。按字形分析字義,這其實已經是文字學的範疇了。

從語法學上來說,我們要看字的搭配和使用規則。「橄」和「欖」有形有音,但必須相互結合才有意義,才能成為句子的備用單位,用於溝通。

最小語法單位——語素

前文談到詞是最小的造句單位,詞之下其實還有語素這個級別,語素是最小的語法單位。語言用於溝通,有音有義,因此語法的最小單位也應該具備這兩個條件。「橄欖」合起來才有意義,而且不能與其他漢字結合構成意義,因此只有一個語素。「橄欖」可以用詞的身份進入句子,因此又稱為成詞語素。

以上例子想要說明,一個漢字不一定等於一個詞,也不一定等於一個語素。這現象從翻譯裏也可以看出來。漢字要翻譯為Chinese character,詞要翻譯為word,而語素則翻譯為morpheme。

我們教中文造句,永遠是由詞開始教授的。重組句子練習,也是以詞為單位。因此我們學習中文,最需要的還是詞典。那為什麼古漢語或古文字又有字典的出現呢?其實古漢語絕大部分是單音節詞,一個詞正好由一個漢字組成,所以字典的條目其實都是詞條。比如「妻」,在古文裏是一個詞,表示妻子,在現代漢語裏卻只是一個語素,不能獨立使用。至於古文字,字形分析往往是要點,命名為字典,也就不足為怪了。

◆ 陳美亞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