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調整對滬深股通盤中交易信息的實時披露,預計1個月後實施。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章蘿蘭)中東局勢緊張,亞洲股市多數下跌,但A股昨日逆市上升,使港股跌幅大為收窄,恒指全日收報16,600點,跌121點,成交951億元。港股連跌3日,累挫538點,惟昨跌幅減少,令恒指100天線(16,496點)失而復得。至於科指跌1%,國指跌0.4%。另外,內地將停止提供深滬股通投資者的實時交易信息,有分析師指出,觀察外資在A股市場的動向將缺少一些高頻數據,這也是引導投資者做長線投資的一個途徑。

業界:引導投資者做長線投資

滬深港交易所昨同步調整滬深港通交易信息的披露機制。公告稱,港交所將不再披露滬深股通實時買入交易金額、賣出交易金額和交易總額;港股通交易期間公布買入賣出成交金額及成交總額。而第一階段港交所調整對滬深股通盤中交易信息的實時披露,預計1個月後實施。第二階段滬深港交易所同步完成其他交易信息的披露調整,預計第一階段完成3個月後實施。目前,港交所於線上公布滬深港通的雙向持股紀錄並可按日查詢。

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指出,暫停北向公布後,投資者會少一個觀測指標,市場需要適應新規則,但這也是為引導投資者做長線投資的一個途徑。

互聯互通作為目前外資買賣A股的主要渠道,一直是投資者衡量外資情緒的「風向標」,經常因其對A股走勢的預判,而被市場視為「聰明錢」。去年來,由於眾多宏觀經濟的因素影響,北向資金多次大額撤離A股,導致A股市場承壓。去年全年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金額,創下2016年底深港通開通以來的紀錄最低。

儘管北向資金的動向可能因新規而透明度不足,然而,受上周中國發布推動市場高品質發展,以及支持股市最新舉措所帶動,北向資金在本周一錄得淨買入逾81億元人民幣的水平,是1個月以來最大的單日淨買入。

國策刺激A股「中字頭」股上升

另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迎來第三個「國九條」,A股大市昨應聲上行,上證綜指、深圳成指及創業板指分別收漲1.26%、1.53%及1.85%。板塊走勢分化,大市值、高股息的績優股受到投資者熱捧,保險、證券、銀行等金融板塊勁升,「中字頭」股爆發;受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等震懾,微盤股、殼資源、ST板塊則紛紛重挫。

中金公司李求索等分析師在最新報告稱,新「國九條」發布有助於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的進一步改善,可重點關注高股息領域、以及券商、資管相關龍頭公司。至於瑞銀證券則建議超配電子、食品飲料、石油煤炭和通信板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背景下的優質國企和高股息收益率標的,應作為防禦性持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