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傳統雕刻木版。 網上圖片

從1876年至1937年,中國的千年印刷文化和三百年的印刷業歷史經歷了一個重大轉折,中國出版業的版圖發生了變化,上海成為眾多新聞出版商、臨時印刷商和貿易協會的集中地。這些地方不僅是印刷業的中心,也是知識和藝術的匯集之地,吸引了相關的書畫、文具、古籍等零售店。在這個市場環境下,旅日上海書畫家從日本引進的銅版印刷(手工雕刻蝕刻凹版)與從西方引進的石版印刷在市場上激烈競爭。從日本引進的銅版印刷「極精圖式,宜取諸此。雖細如毫髮之紋,亦異常清楚。其免燥濕伸縮之虞也,勝乎木刻;其無印刷模糊之病也,超乎石印」(《銅刻小記·總論》),但製版工藝比傳統木版要求更高、更困難。

新技術曇花一現

在眾多旅滬日本商人中,岸田吟香經營的樂善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樂善堂經營藥店和出版社兩個業務。為了運營出版社,岸田收集了大量的中國書籍,然後將它們送到日本雕版,最後將成品運回上海,並由上海的印刷廠完成印刷。根據調查,樂善堂的書目總共有八十四種,涵蓋了漢學、日本歷史、地理地圖、書畫、醫學、語言和新學七大類,但並非所有的書目都是樂善堂出版的,也包括了一些寄售的書目。

樂善堂出品的袖珍本中國古典名著、詩歌集和史籍在上海迅速受到了歡迎,每年的銷售量都超過十五萬本。儘管樂善堂的成功吸引了部分中國人加入出版行業,但使用這種銅版印刷技術的中國書局並不多。福瀛書局和王冶梅經營的東壁山房是除樂善堂外,唯二在1880年代《申報》廣告中強調使用日本引入銅版法印刷書籍的出版社。所以,這個行業差不多被在日本的上海書畫家所壟斷。遺憾的是,引入的銅版印刷技術在上海市場中的存在不過短短十年。在明治十八年(1885),岸田吟香曾經提到,「投入六七萬元資金印刻科舉用書籍,再次赴滬。可是,遇到種種困難,一敗塗地,希望變成了畫餅。」影響雕刻銅版印刷的成本主要有三個因素:人工、銅版質量、外匯匯率。另外一些書的成本高昂也讓消費者望而却步。

日本的文化與技術輸入體現了晚清日本形象的改變,其一改明末時期的粗野海盜形象,變成高度現代化的東方大國,這種突然的轉變讓不少國人感到吃驚。當時一些日本名士極力尋求自強之計以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令許多旅日中國知識分子印象深刻,這些旅日書畫家竭力引進銅板印刷,也正是他們在當時中國落後的歷史時刻渴望變革的一種表現。

◆吳妮娜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