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為海底混凝土等結構化學腐蝕造成裂縫情況。而圖中的微生物誘導腐蝕,會進一步超越腐蝕層蔓延至表面附近的腐蝕區域,損害更嚴重。圖右的生物礦化膜則構成保護層,有助保護海洋基建結構。 理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微生物誘導腐蝕(MIC)是海洋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會導致混凝土基礎設施出現裂紋等結構性損壞,縮短建築結構壽命及帶來重大經濟損失。針對有關問題,香港理工大學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向東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創新的生物礦化技術,為海洋混凝土設施提供有效的屏障,有效保護其免受微生物誘導腐蝕的影響,實現海岸結構物的可持續應用。

混凝土上的微生物誘導腐蝕,通常於污水結構物、污水處理廠和海洋結構物等有腐蝕性微生物的環境中出現,李向東表示,生物礦化技術作為一種環保的混凝土防腐蝕塗層方法,能利用二氧化碳產生礦物沉澱物,其研究通過減少硫酸鹽還原菌的總量和相對豐度,有效地防止微生物誘導腐蝕,增強混凝土結構的耐用度,且對海洋生物膜群落的影響極小,「如果生物礦化膜保持完整,則無需在混凝土結構物上再次塗漆。單次塗層處理免去繁複程序,進一步降低了建築成本和碳足跡。」

該種生物礦化技術在腐蝕環境中具應用潛力,適用於如海洋環境、污水環境和水冷卻設施,並有助於開發創新技術以抑制腐蝕,實現可持續的海洋混凝土結構。有關研究成果已於著名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刊登,並有助未來進一步探索硫酸鹽還原菌和海洋混凝土結構建築壽命之間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