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為多維度地深入發掘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擔當文化復興排頭兵使命中的機遇、角色和功用,以推動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並把握文化機遇,煥發文化活力,在服務文化復興、發展大灣區世界文化中心的道路上,拿出主動性、先行性和引領性,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於3月28日主辦了「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二期「文化復興中的香港機遇」研討會。活動邀請了來自香港與內地多位重要嘉賓,不乏多年來深耕中國文化、藝術和發展研究,或長期致力於推動文藝和傳媒工作。他們結合自身的經驗、經歷,圍繞香港應如何在文化復興中扮演好自身角色,發揮重要作用提出專業的建議。

◆研討會前,主辦方與嘉賓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文化復興中的香港機遇」研討會3月28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特區政府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在會上致辭時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為八個領域的發展中心,其中之一就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能夠發揮自身作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並舉例指如香港藝術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一批優秀博物館,就很具分量和吸引力,可負起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之重任,博物館透過講座、工作坊、交流計劃等,可加深市民對中華文化藝術興趣、欣賞力和家國情懷。

在當日研討會舉行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社長李大宏會見了與會嘉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吳明等陪同出席。

卓永興:香港文化藝術事業定再創高峰

◆「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二期「文化復興中的香港機遇」研討會3月28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圖為卓永興在研討會上致辭。(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卓永興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有中外文化薈萃的深厚傳統,是舉辦文化交流的上佳地點。而今年舉辦的Chubby Hearts、「teamLab:光漣」等國際知名藝術活動,有聲有色,叫好叫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文化氣息,開拓了香港居民以至大灣區來客的文化視野。同時,香港還有豐富的本地流行文化資源,在大灣區以至東南亞有不少捧場客。香港亦是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能為中外藝術品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卓永興透露,特區政府成立了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將於今年6月主辦中華文化節,通過展覽、表演、電影等方式弘揚中華文化,提升市民和訪客對華夏文化的認識和嚮往。作為神州大地的南大門,香港在文化復興事業上有獨特和重要角色,深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文化藝術事業一定再創高峰。

霍啟剛:港可把國際文化藝術帶入內地

霍啟剛(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致辭時表示,當前國家提倡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不僅屬於內循環,更站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界處。文化和文化產業也要有雙循環的格局,特別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用軟性文化媒介,對外輻射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塑造中國形象,香港作為窗口亦可以把國際的文化藝術帶入內地,形成多元創意的文化環境。

霍啟剛認為,香港擁有非常好的人才和軟件優勢,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更應創造條件讓他們有更好發揮空間,以政策、機制鼓勵文化發展,推廣好的人才和作品,連結不同界別,將文化的「餅」做大。比如電影界如何發掘好的文學作品打造成影視作品,又如古典音樂、高雅藝術如何與潮流、設計碰撞,藝術如何結合科技、產業等。

王欣之:港機遇前所未有

王欣之(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表示,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制度、多元文化優勢,具有雙向開放的區位優勢,是聯通東西文化、中外市場、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門戶樞紐,重要地位絕無僅有。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復興的進程中,香港的角色備受關注,面對機遇前所未有。

他表示,本次研討會希望眾多專家學者圍繞文化復興中的香港機遇,香港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擔任何種角色,及如何打造香港文化世界級IP,振興香港文藝產業等話題,探討在中華文化復興進程中,香港如何重塑精神,主動作為,積極建設,當好先鋒。

同心展優勢 推動文化建設邁新台階

楊政龍:擔負文化復興重要使命

楊政龍(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全國政協委員、英皇電影副主席楊政龍表示,香港是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關鍵引擎,香港與祖國同心就能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推動國家文化建設邁向新台階,踏上新征程。

有着「東方荷里活」之稱的香港,電影產業是構成本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政龍認為,雖然香港電影曾經遭遇低谷,但他相信香港憑藉優秀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內地市場,以及一批優秀的電影製作人,在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當下,香港電影的重要地位依舊存在,而香港身處粵港澳大灣區中亦擔負文化復興的重要使命,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的影響力。

陳越光:一脈相承「和而不同」理念

陳越光(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陳越光認為,文化復興的直接命題是恢復並堅定自身的文化自信,並體現在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且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密不可分。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具有包容多元文化的特性,一脈相承中華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故會在承擔文化復興使命中發揮更大作用。

馬浩文:可從視頻「科目三」學經驗

馬浩文(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馬浩文,以內地創作進而風靡世界的網絡視頻「科目三」舉例分享,指「科目三」全球已有約460億次播放量,掀起了「科目三」熱,而源於廣西當地舞蹈的「科目三」與其古風配樂《一笑江湖》,亦是中華文化在世界重要影響力的一次展示。香港應從「科目三」的成功學習經驗,相信可啟發香港文化界與內地一起合作,而文化產品最重要的是感染力,即每一位用家均認同該產品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何建華:可大張旗鼓推進自身文化建設

何建華(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研究員認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擔當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復興排頭兵,機遇與挑戰並存,而內地對香港文化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認知誤區,極待加以化解,比如有些人以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又或文化過於商業化,缺乏精神力量,但香港其實擁有嶺南文化之根、亞洲文化之流、西方文化沉澱,多元文化聚合是其鮮明特徵,且在促進文化交流中具有內地城市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包括兩文三語教育、在地設施完備、與內地合作緊密、國際交流互聯互通網絡健全、文化交流經驗豐富等。他建議香港首先應大張旗鼓推進自身文化建設;二是多元融合,打造優勢獨具跨文化共同體;三是繼續做好文旅融合產業;四是廣泛吸納文化創意人才;五是進一步精準定位優化香港「人設」,不斷優化香港城市品牌文化魅力,講好中國故事。

朱靜嫻:演藝博覽歡迎世界各地文化

朱靜嫻(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藝術發展局執行總監朱靜嫻介紹了香港首屆演藝博覽的詳情。朱靜嫻表示,疫情和環球經濟嚴重影響世界各地藝術資助及經費,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希望通過國際藝術市場尋找機遇,恢復海外巡演。為此,特區政府委託藝發局舉辦香港演藝博覽,首屆博覽將在今年10月14日至18日舉行。

朱靜嫻認為,博覽是一個專為國際專業藝術工作人員交流的平台,有助提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透過演藝和博覽節目、國際精品演出、項目推介、講座、展覽和一系列交流活動,讓參與者認識香港開放多元的獨特文化面貌,既有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

黎志添:推動中華文化開闢新篇章

黎志添(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黎志添表示,過去歷史上,很多時候我們受西方現代化之路影響,往往認為理性主義和科學技術是作為唯一判斷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標準,但在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經歷百年歷程直至今日,除人民的物質生活與科學技術得到極大改善進步外,民眾亦愈發重視中華文化傳統帶來的重要精神力量。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保存並發展出豐富且多元的文化內涵,加上在香港的發展傳承中從未中斷過,並一直在香港生根發展,如博大多元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均在香港不斷傳承。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地理位置和環境,更明確其在扮演中華文化復興當中所擔當的角色,香港因自身地理環境所賦予的海洋文化特性,將推動中華文化在革新改變中不斷開闢新篇章,彰顯其生命與活力。

何亮亮:可建綜合性大型香港文化博物館

何亮亮(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何亮亮為香港在中華文化復興中發揮作用提出三條建議。第一,他認為香港應與內地各省市博物館加強聯繫合作,如能將各省市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輪流在香港展出,並建立恒常機制和資料庫,不僅可讓國寶透過香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及歷史優秀成果,亦可提升廣大香港市民對國民身份歸屬感和認同感,以及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第二,他建議應建立一所綜合性大型香港文化的博物館,包括如文學、電影、電視劇、美術、音樂、漫畫,以及包括粵劇粵曲等戲曲內容,也可展示工藝品,甚至民間信仰習俗等,讓香港市民和遊客一站式體驗和領悟香港及中華文化。第三,他指香港可參考歐洲工業建築和產業活化的例子,將香港的製造業老品牌或工業大廈,重新活化後改造為文化傳承基地,讓大眾認識香港製造業歷史,及老一輩企業家發展國貨品牌的奮鬥故事。

何凡:基金會盼與本地公司合作

何凡。(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Octone Foundation拾壹基金會創辦人何凡談到在港透過創辦民間慈善基金會,以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嘗試。他認為,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傳承與發展,更需要基層社區參與各種創新性的文化活動,又透露基金會希望積極與本地公司合作,結合AI、VR等新技術,開發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App,以拓展影響力。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