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發表願景宣言 鞏固可持續金融領導地位
以「地球十字路口—投資創新,迎接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世界合一論壇」昨在香港舉行,論壇通過深入對話,推動亞洲以至全球各地以行動落實淨零排放和可持續轉型的目標。特區政府財庫局在論壇後發表《化責任為機遇 發展香港可持續披露生態圈的願景宣言》,目標使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銜接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鞏固香港在國際可持續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把握全球綠色轉型至2030年年度氣候融資投資達約9萬億美元(約70.2萬億港元)的商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表示,準確的信息披露是促進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服務的重要元素。願景宣言明確定下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就香港可持續匯報發展的具體方向。這有助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領域緊貼國際趨勢,加速朝着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方向邁進。財庫局會與金融監管機構和相關持份者繼續努力,按步完善香港的可持續披露生態,實現有關願景,進一步推動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及國家的「『3060』雙碳目標。」
許正宇:漸完善可持續披露生態
資訊對稱對投資者而言極為重要,香港證監會國際事務及可持續金融主管鞏姬蒂昨表示,留意到市場對資訊不對稱及欠缺對ESG標準關注的痛點,她強調安全性是監管機構的信心來源,因此作為監管機構,需要制定清晰標準以及維持公平有序的市場,建立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她提到證監會是國際證監會組織轄下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副主席,明白國際投資者及資本提供者需要可靠及可比較的資料和數據,以履行對持份者義務以及解釋應對氣候的財務風險。而香港作為國際投資中心,她認為應與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標準對標,發揮好全球金融的橋樑作用。
與ISSB標準對標 發揮橋樑作用
根據願景宣言(見表),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的目標,是使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銜接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向國際投資者和市場展示香港致力鞏固其在國際可持續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並強化香港企業的競爭力,以回應全球對可持續披露的需求。此外,政府亦會以整全方式發展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和可持續披露生態圈。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香港可持續匯報準則的制訂者,將訂立銜接ISSB準則的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香港準則》)及附帶的應用和實施指引。
陳茂波:助資金與綠色項目匹配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世界合一論壇晚宴致辭時表示,綠色轉型需要大量投資,資金缺口龐大。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要實現《巴黎協定》中控制升溫1.5°C的目標,年度氣候融資投資需要增長6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約9萬億美元,到2050年達到10萬億美元。作為亞洲的綠色金融中心,香港發行的綠色永續債券佔亞洲總量的三分之一,香港有能力幫助資金與綠色項目相匹配,加上本港亦提供高品質的專業服務,有助確保有關專案符合國際綠色標準,同時本港也投入大量資源培養人才。 除金融外,本港亦正採取措施支持香港的永續航空燃料和光伏技術的使用等。
許正宇在論壇上致辭時亦表示,過去幾年,香港綠色和永續債務工具的年度發行量顯著增長,從2020年的僅為120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超過800億美元,短短兩年內增長6倍,而去年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佔亞洲區此等債券的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 他認為本港將繼續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連結亞太地區各經濟體之間的資本流動,並互聯互通內地,為全球綠色轉型作出貢獻。
發展香港可持續披露生態圈的願景宣言撮要
◆目標將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銜接ISSB準則
政府目標是使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銜接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
◆將訂立《香港準則》
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香港可持續匯報準則的制訂者,將訂立銜接ISSB準則的本地可持續匯報準則(《香港準則》)及附帶的應用和實施指引。
◆《香港準則》擬供跨界別應用及分階段方式實施
《香港準則》擬供跨界別應用,包括上市公司和受規管金融機構,並以分階段方式實施,優先應用於公眾責任實體(如上市公司和受規管金融服務機構)上。
◆政府會推動可持續核證
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會推動可持續核證,以促進具公信力的匯報、加強培訓人才以支援業界和企業,以及促進科技方案的應用以提高效率、減低成本和利便披露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年內推出適當地採用ISSB準則的路線圖
政府將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持份者合作,制訂適當地採用ISSB準則的路線圖,目標今年內推出,就可持續匯報為香港企業提供具透明度及清晰的路徑,並讓企業有充裕時間做好準備。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