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不論工作或在家,都習慣坐在櫈子上,很少會直接坐在地上。相反,中國古代在椅子還未出現前,人們都是席地而坐,此種生活方式又稱之為席居。

早期的「坐」一般都是採取跪坐的方式,兩膝據地,腳背向下,臀部放於腳踝上。跪坐時因跟地面接觸,自不免要補上「席」才能保持清潔、抵禦寒冷,乃至防潮等。席下面還要再鋪上一層竹篾編製的「筵」來墊底,《詩經》中的「肆筵設席」就是指這種設席法,「筵席」後來又引申為宴會的專稱,其實正是源於古人的飲食活動都是坐在鋪具上進行。

冬用熊皮 夏用竹席

古人鋪設的席子種類多樣,據《周禮》記載有「五席」,鄭玄指出是莞席、次席、繅席、蒲席和熊席五種。席子除了因禮儀規定而在不同場合使用外,也會因應四季天氣的變化,選擇不同的材料,例如熊等獸皮製成的席常見於冬天,而次席等質料來自竹類,具有清涼散熱的作用,自然較適合於夏天。

坐席的用途十分廣泛,不只應用於日常工作和飲食,還是睡覺時專用的寢具。如《詩經》提到當時的睡席「下莞上簟」,即在下層鋪上蒲草編成的席,而上層則用竹或藤之類編織的簟,因蒲草不及竹和藤精細,所以一般放在下層作墊底之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臥不安席」和「寢席不安」等成語,形容人們心事重重,以致睡不安寧,背後所反映的也是古人坐臥文化的一面。

古人起居生活離不開禮儀,對坐席法十分講究,是以《論語》說:「席不正,不坐。」據《禮記》記載「凡為席之禮,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換句話說,鋪墊席子的數量須根據身份地位來決定。再者,席不能亂坐,按照《禮記》的要求「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

如果南北兩席相對,則坐西朝東的位置是主位,而東方則為客位;假如是東西席相對,則以南方為主,北方為客。

總的來說,古代的席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它不但滿足了日常生活中坐臥的實際需要,還蘊含着豐富的禮儀文化。

雖然坐席文化後來逐漸被高坐高臥的方式取代,但我們仍能在筵席等場合找到其遺留的痕跡,可見認識古代的坐席文化也有助於我們理解歷史文化的變遷。

◆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鴻圖博士